文/华少

做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之后,有一次我去青岛参加一个活动,《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师对我说:“真没想到,在《中国好声音》里面,你居然可以野蛮生长到现在这个样子!”说实话,我也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

一开始接手《中国好声音》,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个节目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导师选学员,第二个阶段是学员对战。在第一阶段,主持人无非是客串而已,只有熬到了第二阶段,才会正式登上舞台,表现机会很少不说,我甚至连个“主场”的机会都没有。上海,可不比杭州的温和熟悉,里里外外充满洋气,自然是精致挑剔。放下大上海不说,人也不熟。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样一个全国性的节目中担任主持人的角色。

李白在《侠客行》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在直奔上海的路上,就忽然有了点儿这样的感怀。但到了现场,我就傻眼了,这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么潇洒浪漫。我倒有点儿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意思。

没办法,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可是专业主持人,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不给浙江卫视丢脸。那时候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什么都不顺手,一切都好像没有我们浙江卫视那么好的条件,更别提舞台和灯光了。

不仅如此,一位主持人,只能留在台后,没有搭档,没有串词,不需要更多展示,只要负责采访、调动学员情绪、鼓舞他们上场好好发挥,然后就和亲友团一起分享从台上传达出来的情绪。

既然节目形式如此,我自当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但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的表现一开始就引起了那么多人的质疑。

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浙江卫视全体人员沉浸在高收视率带来的欢愉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谈论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中国好声音》的;所有导师都成为了媒体追捧对象,他们成了这个节目的亮点之一;所有学员们的演出也成为微博及视频网站上的热门话题,无处不显得街头巷尾争论不断。而只有我,那个“戏份”有限、形影相吊的人,被大家挑出了出来,“千夫所指”,集体否定,而且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替我说话。

虽然预先有些心理准备,也料到可能会有不同的声音,但当事情发生时还是抑郁到了极点。我连看微博都不敢,因为怕看见别人的评价怕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于任何地方。

坦白地说,在录制第一集和第二集时工作量是我最大的。不仅要适应制作团队,还要尽快融入节目的氛围,同时还要把每个学员的情况记住,并且跟他们聊天,与他们见面,把每个人背后的故事捕捉下来……

这可不是闲聊,这些过程都是被摄像机拍摄到的。这意味着一直在录制,从导师说话的时候到歌手唱歌的时候,都是一直记录下来,就差吃饭睡觉没被录下来似的!

最让人心痛的是,那么多努力,那么多功课,却得到了一句“应该不存在”的评价!

那时候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对待这一切只想要它赶紧结束,让我回家。但唯一支撑我的,是一直告诉自己的话:哪怕公众指责得体无完肤,也不能小看自己。至少业内应该认可——华少是一个专业的人物表演者。

硬着头皮撑下去,

转折是在第三集出现了。当第三集播出后,由于前两集中反响超乎意料,我们决定增加广告环节,所以就在那次经历中得以展现。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意栽花花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但如果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这一切,是不是也算贴切?

从那以后,即使工作变得更加繁忙,但我的职业生涯似乎因为这段经历而迎来了新的篇章。那也是你了解华少另一种侧面的同时,也再次证明作为艺人的坚韧与信念——即便是在逆境中的野蛮生长,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路径,而这些经验将成为未来继续向上的动力来源。在艺术创作领域,无论如何都会有一种独特风格,使其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那些曾经嘲讽过他的人口中的传奇人物之一。而对于那些仍旧怀揣梦想并愿意付出的年轻艺人们来说,他们或许可以从华少身上找到灵感,用他的故事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即使道路崎岖曲折,最终能够走向成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