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历时6年跟踪采访报道新东方,写成《俞敏洪管理日志》一书。2009年11月6日,北京,中关村西区,新东方大厦9层贵宾室,俞敏洪接受了笔者的专访。
现将访谈录全文刊登。
张翼:为了写作《俞敏洪管理日志》一书,我浏览了你近10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内部讲话、公开演讲、新闻报道,感觉“中国古典文化”对你影响比较深,比如读《三国演义》,你通过分析刘备、曹操的用人得失与成败,得出基本结论“管理企业要在利益和人情之间找平衡”。你在新东方最为混乱的时期把《三国演义》又钻研了一遍,这本书对你性格改变、思想提升产生了哪些影响?
俞敏洪:其实不只《三国演义》,《论语》、《老子》这些会聚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经典著作,对我都有很大的影响。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读《水浒传》的小人书,对情感与忠诚体会得很多。小时候在农村看到亲兄弟为了一点小事打得不可开交,恨不得互相掐死;但一旦别人招惹了其中一个,兄弟俩立马就会联合起来和别人对抗,把别人的后路断,然后再接着打。
北大求学的5年,我阅读了800多本书,其中包括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印象比较深的是《三国演义》讲述的诸侯并起、英雄聚义、争夺天下的故事。经营企业之后重读《三国演义》,我就总在想,不是每个人都是李世民或曹操那样的人物,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坚持理想不懈努力的事迹,用以激励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思考如何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将这些历史智慧应用于当今企业治理之中。
1993年我和老婆创办了新东方,从零到英雄,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了团队建设和员工关系。在我的理解里,一家公司既需要高效率也需要温暖氛围,这两者不是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当我面临决策时,我总是在考虑如何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建立起一个充满信任和尊重的人际关系网络。
关于你的博客文章,让人们感到力量传递,那确实是一个值得珍惜的事情。但对于那些曾经离开新东方的人们,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那些留下来的同事们来说,无论是精神激励还是心灵励志,都是一种重要的情感纽带,它连接着我们的共同愿景,也激发着我们继续前行。
当然,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而作为教育机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这种追求与我们的使命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这就是为什么说理想主义并非仅仅是一种虚幻的情怀,而应该是一种基于实际情况下实现的一种承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能够同时追逐梦想与实现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