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踏入了北京的大学校园,那是一所名为人民大学的高等学府,专业是社会科学。1992年的秋天,他独自一人从徐州坐上了14个小时的火车,背着一把小锅、一张床垫和被褥,还有一个脸盆,一只茶缸。他的口袋里仅存500元,这些钱都是亲戚们凑出来给他的。他家境贫寒,这500元对他来说几乎是全部的积蓄。

大学生活刚开始,他告诉自己,从此不再向家人要一分钱。他要自己养活自己。在那个年代,计算机技术还未普及,信封打印服务并不常见,因此他开始通过抄写信封来维持生计。他会帮老师和同学们办班,为全国各地的领导提供培训服务。这项工作需要有人帮忙书写,每次都要购买黄页,然后逐县逐局填写,并将内容折叠放入信封中,再用胶水封好,最终可以赚到六分钱。一万多份信封可以赚取600块,他乐于做这项单调乏味但又能够挣钱的小工活,因为每完成一次就能获得三分钱。

到了大二时期,他决定在暑假期间用所有的大三同学所拥有的资金买回自己的未来。这时,他不再专注于抄写,而是转而发现了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收入来源:帮助出书籍的同学推销书籍。在酷热无比的夏日里,他每天骑上二八自行车,将厚重如山的书籍装载在后面,然后前往金融大厦敲开办公室门询问是否需要购买书籍。他以四折价格出售这些书籍,每本卖出可获60%利润,即定价300块,可赚180块。一次偶然机会,在农业银行内成功销售了几十本,使得他的心情异常喜悦。

由于担忧社科系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他主动学习了第二个专业——计算机。在大三下学期时,不再依赖苦力劳作,而是利用学到的知识创造财富,为别人编程。此举在当时极为受欢迎,可以快速积累大量资金。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能赚取五万元巨款。当他拥有足够的人脉和经济实力后,便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有资格使用大哥大这个稀缺物品。而且,即使是在餐厅享受晚餐,只需轻轻摆放在桌上的那部手机,大哥就会立即被召唤过来的服务员前来询问他们想吃什么?

到了大学最后一年,当他手握数十万现金准备创业之际,便选择开设餐馆作为投资目标。正巧遇到了一家位于斜街上的餐馆转让,这是一个不可错失的大好机会。于是,在银行账户中一下子取出了20万元现金,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就将这笔巨款交给老板。然而,半年之后才惊讶地发现这是租赁而非购房合同造成的一场灾难。当发现员工私吞公司资产、导致企业严重亏损后,却没有愤怒或抱怨,而是借款偿还员工,并解散了整个团队。这段经历虽然让他回到起点,但也让刘强东学会了宝贵的人生管理经验。

今天,当刘强东站在母校讲台上分享往事时,他自豪地说:“我实现了一个卑微但坚定的理想——不向家里要一分钱,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面对新时代的一代学生,刘强东鼓励他们:“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不看到美好的未来,是因为你没有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