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面前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的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他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完成学业后,他回到祖国继续苦读中国典籍。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以“汉滨读易者”自号。他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
他的声誉很快在欧美驻华使节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才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没有文化。
作为东方文化的扞卫者,他对东方文化进行宣扬,并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在海外刊载和印行。这让他成为创造性的翻译家,将古老理论融入现代语言,使得这些经典作品更加易懂。
从1901至1905年间,他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价值。1915年出版《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灵丹,同时批判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们。
他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并指出美国深沉但纯朴;德国博大但缺乏纯朴;法国灵敏却缺乏深沉与纯朴。而只有中华民族全面具备了这四种精神特质,是真正温良且具有赤子之心和智慧的人群。
面对内忧外患的一代青年,如同病弱而又被宰割的人类,只有通过抗争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但付出的代价往往极为沉痛。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华传统断落与涂炭忧虑,以及自尊与忧患的心情体验。
尽管如此,由于眼界比同时代更开阔,那种悲惨命运遭遇,比任何时代都清楚得多,因此用偏执态度保护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热爱的一切行为,无疑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现——狂放而又带泪,从而展现出了那份无尽的心疼和愤慨,即使是在面对整个社会弃绝传统走向畸形的情况下也不肯低头,这样的性格便成为了历史上令人难忘的一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