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用三寸不烂之舌,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面前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总管,他能讲英语和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她能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理解力和记忆力。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将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父亲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到了英国,在布朗指导下,从西方经典文学名著入手,以死记硬背方式很快掌握英文等多种语言,并以优异成绩被爱丁堡大学录取。
187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哲学。完成学业后回到祖国继续苦读中华文化,并回到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对外帮助统筹洋务,同时精研国学。他的一言一行都显示出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将中华文化推广出去,让世界了解并尊重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
从1901至1905年间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他以理想主义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批判也是尖锐深刻的。1915年的《春秋大义》出版后,即有名作《中国人的精神》,影响深远。
他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的人,这些人才是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权威”的传教士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的性格和语言,因为他们没有那种“深沉”、“博大”、“纯朴”以及灵敏的心态。而只有拥有这些特质才能真正代表华夏儿女。
生活在一个不幸时代,只要你是一个清醒的人,你就只能选择抗争,但这需要付出极高代价。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只有人心诚者得天助,而不是只凭借聪明才智或者力量。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必须首先改变自己,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为我们的未来奋斗到底。这正如同那个年代里的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用笔墨记录下历史,用行动点亮希望光芒——这是一个人生的经历,是一次次挑战自我,也是一次次寻找自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