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面前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可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理解力和记忆力。他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从小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父亲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到了英国,在布朗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经典文学名著入手,以死记硬背掌握英文、中文等,并以优异成绩被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卡莱尔赏识。

187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哲学。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知名人物;而60年后,当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他还只是一个富有天赋但未成名的人物。在14年的留学生活中,使富有天赋少年成为精通西方文化青年。

完成学业后,回国继续苦读中华文化。他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在张之洞幕府中担任“通译”,帮助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博通多种语言言辞敏捷声名很快传扬开。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才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的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

作为东方文化扞卫者,其声誉逐渐显赫起来。在北京大学讲课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会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的道理温柔敦厚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1883年起,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學”的文章开始宣扬中华文化并嘲讽西學。他将《論語》、《中庸》、《大學》翻譯成英文并海外刊载与印行,为创造性工作加入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妙语。在之前,没有好的中文古籍译本。

1901至1905年的五次《中國札記》,反复强调東方文明价值。1909出版《為中國反對歐洲觀念而 辯護:批判論文》(德語版)欧洲尤其影响巨大。一战期间出版《春秋大義》(即著稱於《中國精神》),展示中华才拯救世界同时批评尖锐深刻的一些"傳教士漢學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國民眾與中國語言。

从独特视角出发,把美国、日本、大英帝国各民族进行对比凸现出特征所在:美国博大纯朴但非深沉;英国深沉纯朴却非博大;德意志既博又深却缺乏纯朴;法国灵敏却无此三者。这使得只有拥有这四种精神特质全面完备的是中华民族,所以他们给外界留下温良形象,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心灵生活。而他们过着孩子般简单的心灵生活——一种心灵生活,有着孩子般赤子的純真与成熟者的智慧。但是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是一个清醒的人,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代价,对于内忧外患之中的祖国内忧,他抱憾悲观,但仍然用狂放态度保护自己的自尊。当看到街市挂满童叟无欺四字常对别说,这不是欺诈,而是一种诚实守信的情景,但人们通常误解它为欺骗行为,这样的误解让他感到失落与绝望。不过,他依旧坚持自己对于传统美好事物保留热爱,并通过偏激行为表达这一点,如梳小髻穿旧服以彰显纳妾缠足正当性,即便面对整个社会弃绝传统走向畸形,也决不会改变立场。此情此景,让他的生命充满了一份特殊的情感,一份无法弥补的情愫,以及一份永远无法磨灭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