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西方世界有句流传的名言:“中国不可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那么,谁是这位辜鸿铭呢?他生于南洋,但学问出自西洋,他的婚姻又与东洋相关联,而他的仕途则是在北洋展开。辜鸿铭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他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面前滔滔不绝地阐述孔子的思想,与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进行书信往来,讨论全球文化和政治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尊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是一位1857年7月18日出生的南洋马来半岛槟榔屿橡胶园主人的义子。他祖籍福建,因家庭搬迁至海外,从小就对语言充满了兴趣和天赋。在英国人的橡胶园中成长,他的父亲是一位能说闽南话、英语和马来语的人;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女性,她会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年幼的辜鸿铭拥有超凡脱俗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早年,他被布朗先生收为义子,并开始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西方作家的作品。1840年的炮舰事件开放了中国的大门,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布朗先生对他说:“你的祖国正处在一个危险时期,你必须学会中西合璧,以富强国家并治理它。”
1867年,当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他们带着十岁的小辜去欧洲留学。在离开家乡之前,他父亲告诫他:“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要记得,你是中国人。”到达后,在布朗先生指导下,他迅速掌握了多种语言,并以优异成绩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1877年,他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前往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回到了祖国,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担任职务二十余年,其主要职责是“通译”。此期间,他致力于研究中华文化,同时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自号“汉滨读易者”。
作为一种独特的声音,在欧美驻华人士中的声望很快传播开来。当有人嘲笑他向祖先叩头时,他反唇相讥:“你们若将鲜花放在先人的墓前,他们能闻到花香吗?”当英国作家毛姆访问北京时,即使请教他的朋友,也未能见到他,只好自己找到他的住所。一进屋内,就遭遇了一番冷酷无情的话语,让毛姆立即感到尴尬。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守护者,辜鸿铭也逐渐赢得了更多关注。在北京大学授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通过英文把我们做人的道理,用温柔敦厚的心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然而,有些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幽默演员,却忽略了他的内心痛苦,以及对东方文化积极思考以及对于国家命运深切关注及绝望挣扎。
从1883年的文章《华北日报》上发表至1901-1905年的《札记》,再到1915年的《春秋大义》,可以看到他的精神追求与批判性的思考方式。通过翻译古典著作,如《论语》、《中庸》,并将其用英文出版,为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同时批判西方观念。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著作,如《牛津运动》、《童叟无欺》等,使得他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响起。
尽管如此,由于历史背景复杂多变,以及个人性格独特,一生的旅程充满了挑战与争议。而对于那些想了解更深层次的人物故事的人来说,或许可以从这一系列事件里发现,那些名字可能已经褪色,但背后的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