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弹性地跋扈着,他的学术梦想再次浮现:“读书时的钻研精神丧失了,要捡也能捡回来。”他计划创建一所独立的人文大学,每年招收1000余名学生,五年后第一批毕业生带来口碑,十年后校园里坐满了学生,其中有七成是贫困农村孩子。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出了让新东方上市的决定,但这也意味着许多他想做的事无法实施,因为需要股东的同意。然而,这样的决策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冲突。

在公司中,他被称为老俞或俞老师,如果有人叫他俞总,他会装作没听见。这导致上市后他就觉得状态被破坏,现在则选择不去理会。他说:“爱骂就骂吧,都听有钱人的意见还活不活了?”虽然如此嚣张,但他的表现方式非常弹性。他仍然会适时照顾股东的情绪。当记者采访烦恼时,他也会说:“我们不问了,聊聊天吧。”

创业初期,最著名的是他贴小广告在电线杆子上的故事,以及和居委会大妈斗智斗勇斗情商。而现在,他们的总部大楼位于中关村金融中心,不再是当年的小胡同违章建筑。他更懂得如何与政府打交道。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曾评价新东方为“三流文人+痞子精神”,询及此话题下的看法,俞敏洪笑言那不是特指新东方,而是任何成功之人都必须具备这样的特质。如果是一流文人早已专注于学问去了。“不能说我就是这样,但是这个意思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