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数学不如学英语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北大,只考上杭州师院;三年高考,一年数学成绩1分,一年成绩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马云说,“我当年学英语,我没有想2XH 2XH 到后来英文帮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问题功利性很强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的。”2XH 2XH 后来这位“杭州最棒的英语老师”因为英语好的原因,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债没讨成,却促成了他与互联网的十年姻缘。

二、目标远大高举高打

虽说马云绝非天生丽质,但后天的“难自弃”让他笑到现在。1999年春天,阿里巴巴创办之初,马云向仅有的18名员工信誓旦旦:“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十位。”他为阿里巴巴确定的目标是:要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他还表示,“我们现在好像在建一个大楼,今天是装一根水管,明天是安一个马桶,全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而且经常改来改去。一切事情只有一个大的轮廓,可以这样说,我们造几栋楼,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基坑。在2009年的某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面目基本清晰的大楼。”

三、选对偶像不怕当粉丝

在今年第二届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当着杨致远和孙正义等人的面称其为“偶像”。确实,没有杨致远和孙正义等这些国际级别的人才支持和帮助,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情况。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选择职业道路还是建立人际网络时,都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提供帮助并激励我们的偶像或导师。

四、口才与“精神控制法”

接触过马云的人都有体会,他那口才真是太好了,即使有人觉得他的话有些夸张也不奇怪。但这种能力让他在演讲台上的表现总能吸引人们注意,让听众们感觉既充满希望又充满力量,这种能力也是阿里集团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五,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要求销售人员出去时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的5元钱,你们是负责帮客户把口袋里的5元钱先变成50元钱,然后再从中拿走5元钱。”这个理念体现出了馬雲對於「讓所有生意都不難做」的核心價值觀。而這種態度,也讓許多人認為馬雲是一個非常善良且誠實的人,這種形象也幫助了馬雲在商業界的地位。

六、倒立思维

如果你倒过来看世界,他会变得不一样。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团队建设中的必修课。在淘宝网内部,有媒体报道曾拍摄到淘宝员工贴墙倒立的情景,并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进行宣扬。这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心态调整方法,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七、回避办公室办事靠团队

为了打击办公室文化,不同岗位之间频繁换岗,使得每个人都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他部门的问题,从而共同推动整个团队向前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虽然平凡,但他们各司其职,最终完成了取经任务,就是这样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

八、中武术与生活哲学

作为武侠迷,对金庸先生产生深厚情感,与金庸先生相识之后,还携手参加西湖论剑活动,这样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哲学更加丰富多彩。他认为企业应该从小林开始练习太极,每一步都有章程,每一次变化都是精心设计,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竞争力。

九、中变局势转移策略

变化永恒,它就是互联网唯一稳定的特征。而对于这种变化,不断适应和改变自己的战略,以此迎接挑战即可。不断突破自我,以变化为基础,不断寻找新的路径,为不断创新奠定基础,这一点体现于阿里巴バ的一贯策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