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岳 李伟

阿姆斯特朗小时候练游泳,后改练铁人三项,13岁即参加全美少年组比赛并拿到冠军。21岁时他再次改行,成为职业公路自行车选手。4年之后,他被查出患有癌,并且已扩散到脑组织和肺部。他去医院切除了一侧,并且决定接受化疗,医生告诉他只有40%的生存机会。

此时,阿姆斯特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大家知道,化疗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一般人都会遵医嘱接受最可靠的化疗方案,但他却选择了另一种对肺部组织伤害较小的治疗方案。换句话说,他为了保留继续参加比赛的机会,拿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

幸运的是,他赌赢了。化疗进行得相当成功,两年后他恢复训练,并参加了1999年的环法大赛,一举获得了生平第一个环法冠军。此后他又连拿6届冠军,创造了赛车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员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参加比赛是为了享受体育的乐趣,但在阿姆斯特朗身上,我看不到乐趣,只有对冠军的极度渴望。

从某种角度说,阿姆斯特朗赌赢了。但一位澳大利亚探险家却不幸赌输了,在茫茫大海里失去了生命。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与之相反的一面——虽然过程艰苦甚至危险,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最终结果远比任何荣誉都要重要。

2006年,一位名叫安德鲁·麦考雷的澳大利亚探险家独自划着一艘单人皮划艇,从塔斯曼海尝试横跨南太平洋,最终因寒冷而不得不返航。他在皮划艇上绑上了台摄像机,以纪录片形式记录下这段旅程。当看到那段视频,你会发现,那个男人尽管已经哭泣、孤独、疲惫,却依然坚持下去,因为对成功无比渴望,就如同他们说的那样:“胜利是一切”。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挑战和困难,其实就是一次次的心灵和意志力的磨砺。如果你认为“胜利是一切”,那么每一步前进,无论多么艰难,都值得你付出一切。而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那么也许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可言。你应该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为证明自己吗?还是真的希望实现梦想?

我并不认为这是简单的问题,也许它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以及我们追求那些东西背后的动机。我只是觉得,这两个故事,它们各自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真理。一种关于克服一切困难以达成目标的人生的勇气与决心;另一种则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性,即使在绝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声音,不断地向前走去,而不是停滞不前或倒退。

所以,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哪一种生活方式更符合我们的内心追求?是否愿意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即便是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信念,不放弃希望?

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不管怎样,如果你还没确定,那就继续努力吧,因为总有人正在寻找那个答案,就像那些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人一样,他们用行动展示着那种精神所带来的力量。那就是最大的胜利——既给予自己,又激励周围的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赢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