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龙
李发财是我们的中学同学,可是和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的同学不同的是,在他中学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跟几个同学到了广州,而李发财正好也在广州打工,当他听到我也来到广州后特地和一个同事过来看我。在聊天中得知,他从中学毕业后就到了广州,一直在一家工厂打工。我问他工资一个月多少钱?他说有八百多。
八百多?现在一个普通的工人都有两三千元的工资了,李发财怎么才八百多呢?最后在他同事的介绍下才渐渐地知道,原来他一直在一个香港师傅的手下当学徒学技术,而这些技术则就是最常见的模具蚀纹、喷砂、蚀字加工等技术,而且已经学了三年多。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听他同事讲,李发财把这个香港师傅服侍得很好,甚至连这个香港师傅的衣服一直都是李发财在洗,他们简直就像父子一样。而一边的李发財则嘿嘿地笑着说:“人家不是师傅嘛!”
很快又是三年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李发财和几个老乡开了一家工厂,我很好奇,因此特地问清了地址,抽空去看他。可是到了他们那个所谓的工厂的时候,我特别失望,甚至有些看不起他们:三间非常破烂的厂房,两间做工作室,一间用来睡觉,而两间工作室也是破破烂烂的,到处都是一些加工过的产品,看上去就像一个垃圾厂。
对于他们这样的工厂,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拉到业务의,就问他们的问题情况。Li Fcai给我简单地说了一下他们拉业务的情况,说起来,“最初的一个月,我们白天到各个模具厂、塑胶廠去問询晚上回來在家里加工後來有一些固定的订单就不需要再去跑業務”。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有很多客户因为订单数量小或者其他原因,从来没有按时付过款,有些甚至拖了一年多,可是Li Fcai却从来没有催过。这一点让他的生意稳如磐石,让那些对时间毫无概念的人惊叹不已。
从Li Fcai那儿出来后,我摇了摇头,本来就没有多少资金,再加上这样的经营管理,不坚持不了太久就会周转不下去。但五年之后,那个曾经被视为低下的模具技艺,现在成了公司高层会议中的话题。当我重新找到Li Fcai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企业巨擘。一进门,便能感受到他的成功气象——大片玻璃窗外,是整齐排列的大型机器;楼梯旁挂着各种奖杯与荣誉证书;而员工业绩表显示出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这一切皆因一次偶然相遇而成可能。
谈及过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生意会如此兴旺。他并非依靠权谋或斗争,而是在于认真学习,每一步都不敢怠慢。在这条道路上的每一个人,都为其奋斗添砖加瓦。而现在,他以身作则,将这一精神传递给团队,使之日益强大。
看到这样的一番情景,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何曾经轻视别人的成功,其实真正值得尊敬的地方往往是我自己忽略掉的地方。此刻,对于那个曾经让我感到厌烦的小小模具技艺,以及那个自始至终沉默支持我的香港师傅,只能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