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绘卷:阎崇年先生的历史感言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春天总是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阎崇年先生作为一位深谙历史奥义的学者,他对春天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的语录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春天的一些经典之言。
"我觉得对历史首先是要敬,因为历史不是一两个人,是几千年人类经验的总结。所以要敬。为什么要畏呢?人类历史有很多的挫折,有很多的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对于这些教训,不能掉以轻心,要有一个畏的态度。把这些教训吸取了,我们今天尽量避免那些教训,使我们国家更兴旺,民族更复兴。” 在这段话中,阎崇年先生提醒我们对待历史既要尊重,又要警惕,以免犯错。
人生的道路如同春季播种后的田埂,一路崎岖,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收获丰硕。这也是阎崇年先生生活哲学的一部分:“人生道路上,那个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但是我有一条,磨难闯过来,坎坷战胜它,一直往前走。”
除了对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体会,还有其他方面也值得我们深思。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多方面才能,其中包括勇敢、务实和通变,这些品质就像农作物在四季更迭中不断适应环境一样重要。“我受了渔民、农民、商人的影响,在我的个人的文化呢,我受了渔业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影响,我身上有这三种文化的影子:第一,有一点勇敢精神;第二,有一点务实的精神;第三,有一点通变的精神。”
谈到明朝时期,对于辽东地区那段曲折而又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物们,如袁崇焕等,他们虽然遭遇无数挑战,但终究没有从当下的失败中汲取经验,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明朝在辽东的问题很大,我想明朝在辽东的地方,没有从这个地方吸取经验来改变策略,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从过去当中的错误里学习,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
当然,对于那些真正能够将仁爱融入治国理政之道的人,也值得我们学习和致敬,如嘉庆皇帝,其仁爱之心与其文学造诣,让后人赞叹不已。“'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 这几句表现了嘉庆儒家仁爱的大格局,这样的君主确实非常罕见。”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清朝各代皇帝特别是在康熙时期所展现出的勤政与文治,使得中国社会得到持续发展,“勤政,是雍正区别于其他帝王的一个显着特征”,“真正称得上宣武”的君主如洪武、高宗等,也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通过阎崇年先生的话语,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时间隧道内,可以听到古老时代的声音,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前行路上的光芒。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探索,用笔墨去记录,用语言去传递,那些关于春天的小小感慨,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怀与智慧,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次心灵洗礼。在这个新年的开始,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他那份积极向上的态度,与众不同地迎接未来的每一幕,每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