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潜能:我自创的励志成功理论,重塑一生轨迹

文/采铜

为这里的年轻人介绍一种“可实现的成”。希望这个我自创的理论,可以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当我们评价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应该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应该抛弃单一的视角,而是分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一是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二是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高收益值、高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心理方法或技能提升、一次深刻的人际交流或一次对个人有重大启示的人生旅程;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购买时尚配饰、一场充满乐趣的手游之旅、一顿美食盛宴或者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情侣互动;

低收益值、高半衰期事件:练习书法或绘画技巧背诵古诗文,或系统性学习新知识,或反复练习技能以提高效率与质量,如回复重要邮件或撰写心得体会;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参与网络争论或者无目的地浏览社交媒体刷热点新闻等行为。

如果我们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是那些“高价值短效益”和“低价值短效益”的活动,其次才是其他两类长效益的事情,这些往往被忽略而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个现象,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短效益循环”之中。在这个循环中,我们不断重复着似曾相识却又毫无成果的事务,每天都是崭新的开始,但每天也在重复昨天的小故事。然而,长效益的事情则不同,它们能够累积并叠加其影响,就像培养一棵树一样,即便每日只需施以微薄之力,也许数十年后,这棵树将成为你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比如说,在大学期间乔布斯练习书法,他虽然那个时候并不明白这些经历对于他未来成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但这些细小而持续的心智锻炼,最终帮助他培养出极强的地面审美能力,并使苹果产品深受人们喜爱,从而开辟了他的传奇式事业路径。

所谓成功,是通过无数个显著或不显著的小步伐共同构筑出来的一生的丰硕成果。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联想到时间管理中的艾森豪威尔四象限法则,将任务分为紧急-重要、中等重要-非紧急以及不重要-非紧急三类,以此指导自己的时间安排。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难以按照这种逻辑行事,因为现代人通常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和执行力的不足——即无法准确判断哪项任务更重要,以及尽管知道某项任务很重要,却仍然无法执行下去,让拖延成为最后通牢的大门关闭前敲响的声音。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我提出了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效益’的事。”这是一个双层含义:

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不是‘短效益’,不管它是否显赫,都请你尽情享受,因为这样可以帮你打破那束缚你的选择困惑;

你完全没必要追求那些宏伟壮丽的事物,只要简单行动,比如抽空练几笔字,你已经赢得了一分钱,你就这样开始,没有错!

当然,当你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是有些迷惑,不知道自己应当如何行动,也不知道何为真正成功。但现在,你已经意识到——从现在起,从下一次行动开始——你可以停止一切废柴般消耗掉你的时间。你拥有一样的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年,一旦把那些浪费掉的话题消除出去,那剩下的每一次努力,无论方向如何,都将增添力量,为你的梦想注入活力,使你坚定向前迈进那遥不可及但绝对属于自己的胜利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