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国硅谷帮(Gangs of Silicon Valley),相信开放、分享的力量,有相近的商业信仰和价值观。在斯坦福大学,他们接受广泛的、超越纯粹知识层面的教育,又带着“我要改变世界”的抱负回中国创业。他们之所以去斯坦福大学读MBA或工程学硕士,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学和硅谷是一体的,无论是创业氛围还是创业点子都不缺。
这些人都谈到,氛围对日后自己创业有相当大的精神鼓舞,并且形成一种意识:毕业并不一定要去大公司工作,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这是美国创业人群集中度最高的学校,日后倘若创业,拥有共同的背景获得校友相助的机会更大。关键是,这里有互联网的精神榜样和灵魂领袖。
如同在世界互联网中心里洗了个澡,他们2年后,一起回到北京创办了ChinaRen点com。14年后,他带领人人公司在纽交所上市。而2001年,当杨浩涌亲身经历了美国经济两次寒潮,最终在硅谷一家小公司谋得工程师职位,一年后他用车载着耶鲁大学同学周杰去Google公司报到;同一年,董路放弃高盛公司职位,立志到美国读书。
2002年,当董路如愿成为斯坦福大学学生时,他遇到了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当他创建男士衬衫定制网站时征求贝索斯意见。贝索斯称赞并让董路快递11件给他,其中一件贝索斯签名寄回董路,并建议董路穿这套衣服于公司上市那天。此外,还有沈思女孩,她偶像是苹果乔布斯,为此她给公司起名字为木瓜。
2004年汪华成成了 斯坦福商学院学生,此前,他是一家小有成就电信服务公司的小老板。他2011年的创新工场投资合伙人指导别人创业,而熊尚文主动结束5年的外企工作生涯,在2006年来到 斯坦福“进修”。
最后,我们试图通过他们的事迹来发现硅谷以及被称作世界互联网中心的地方如何为中国创意提供资源,以及中国青年们又如何将科技营养用于本土化中。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充满奇迹的地方——硅谷,它诞生了Google、Facebook、Twitter等改变世界的大企业,而这些企业几乎都源自汽车库或宿舍这样的地方,而且它们几乎是在某个时间内改变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