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界最励志的人:杨澜的逆袭与成长
我的生活如同一杯浓茶,冷暖自知,没有完美。有人说我一直很顺利,我只能无奈地一笑。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从2000年到2005年,长达5年的时间,我都曾经处于这种状态。无论从事业上还是心态上,都是如此。
1996年,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当时,美国几大电视网都希望我去做他们的出镜记者,报道亚洲事务和美国华人社区,但我觉得,这和我想做的事情还有一段距离。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就是文化行业,这和IT、商业、金融和工业都完全不同。我去美国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一定会回来的。结婚的时候我就跟吴征说,你在美国已经有自己的事业,但我将来肯定是要回去的,你要想清楚。他说,我跟你回去。那时候媒体报道用了“毅然决然”这4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用在他身上倒是合适。他好像放弃了什么,可是我并不需要放弃什么。
1997年,我一整年都没有工作,就是生孩子、带孩子。1998年,我剪短了头发,去了香港凤凰卫视,开始做《杨澜工作室》。
通过做节目是我真正确立了一点——我做节目是为了记录人和时代的关系。我希望以采访人物的方式来记录历史。我大学主修英语,辅修国际经济,但是对历史的爱好是从中学就开始的。我喜欢苏东坡、罗斯福和丘吉尔,也看过尼克松写的一本书,也看过法拉奇写的一本书。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对我的职业理想产生影响。
后来,我决定创办阳光卫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事情让我感到不解,不仅因为商业上的挑战,更因为对于自己未来的探索。在那五年的时间里,无数次跌倒,每一次落寞,都让我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坚定的种子,那就是不屈不挠的心。
然而,在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环境中,让一个人的梦想得以实现并非易事。在阳光卫视面临重重考验之后,最终选择退出,对于当时30岁的小小冒险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挫败感。但正是在这样的痛苦之中,我们学会了更好的自省,更坚韧的心灵,以及更清晰的人生方向。
经过多年的沉淀,现在我们拥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一个以《杨澜访谈录》品牌为核心的精英阶层影响力社区;二是一个以《天下女人》品牌为核心的都市白领女性影响力社群;三则是一个跨越年龄、地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大型网络平台。这三个业务板块,不仅承载着过去奋斗留下的痕迹,更预示着未来可能开启的一片新天地。
尽管经历过风雨,但这一切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份幸福,每一次成功。不管前路如何迷雾缭绕,只愿勇往直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见证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而这,就是体育界最励志的人——杨澜故事中的关键词汇:逆袭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