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化南
这个故事是父亲讲给儿子听的。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父亲问了儿子这样一个问题:金钱是怎么来的?儿子的回答父亲总是不满意。父亲说,还是先听故事吧。
有一个小孩子,他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好吃懒做。孩子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很累很辛苦。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古脑儿买了吃的。不论是买油盐还是买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一套方法省出足够多的话费去满足那张嘴巴……
为了使孩子摆脱懒惰的情绪和习性,不再滋长,更难以纠正,父亲决定让他的事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尽管如此,那个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所有父母的话语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当这位老板气得要死的时候,他扔了一分银币给那个无忧行为的小孩,让他去购买一瓶油。这次老板想看看,小家伙是否会像往常一样,把银币掰成两半,一半用于购买油,一半用于花费其他非必要之物。那天,当小孩到了商店里,并且售货员已经将油装入瓶中准备交予小孩之后,小孩却并未立即拿出手中的银币,而是在手摸索一番后,说出了令人意外的话:“哎呀,我好像丢失了我的银币!”由于无法找到任何证据证明小孩曾经持有银币,所以销售人员只好收回放在桌上的空瓶,再次将新装好的油倒进瓶中,并递还给那位善于节省的小男孩。
带着满载自豪与兴奋的心情,小男童回到家中,将空壶举向灯光下,对着空壶微笑着,用一种似乎看到了什么神秘而美妙事物般眼神看着空壶内壁上慢慢流淌下的最后几滴油。当这些微不足道的小量被倒回至原有的位置时,大约可以再度充实大约有一勺量左右。而这整个过程发生在我们对其视觉感受和认知之间,只因时间缓慢而显得漫长。
因此,在这一切告终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从一个简单、平凡甚至有些许滑稽的事情里,可以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赚取金钱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生活、如何处理我们的欲望,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间不断变化的情感需求。
人们常常关注的是赚取金錢途径,但较少有人深究它背后的意义。在商业世界里,无论利润是否存在,都需坚守“一分价码一分货”的原则,以维护企业健康发展。如果现代社会能够教导下一代正确理解价值观念,即使他们拥有更多金錢,他们仍能保持独立自主,不受物质束缚;他们才能专注追求精神层面的成就,而不是单纯地追逐财富,这样的教育方式更为宝贵。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每一步都影响著我们的未来方向。
生命哲学:
真正尊贵不是握有大量资产,而是坚强独立;真正幸福并非锦衣玉食,而是一种自由放松,没有丝毫羁绊所带来的乐趣。那些沉迷于积聚财富的人往往难以摆脱它们对自己的控制。一旦获得更多资产,他们就会一直忙于保存现有的,同时又渴望获取更多,从而导致无法享受那种心灵自由无羁、安宁自在之乐趣。
所以,让我们学会聆听别人的话语,因为只有通过倾听,你们才能够开启通往智慧之门的大门。而且,无论何时何处,如果你遇见困境或挑战,就请记住,其实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法可能就在你的身边等候,只需要你打开眼睛,看清楚周围环境真相。你永远不知道哪怕一次偶然发现,或许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