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从菜贩到作家
文/孙建勇
在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广安天陶菜市场,有一个蔬菜小贩名叫姚启中。他的生活与一部正规出版的20万字日记体新书紧密相连。这本书是他和孩子们之间心灵深处的一份遗产,通过写作,他希望将自己的酸甜苦辣告诉他们。
我曾经只读了四年小学,但这个梦想驱使我跨越了许多困难。我的目标是给儿女留下精神财富,而不是金钱或物质。我要用自己的笔墨,讲述我的人生历程。但这条路充满了挑战。
第一个障碍是我半文盲的状态。我出生在安徽阜阳的一个贫穷家庭,在小学毕业后,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工作。但我始终渴望知识,所以每当有空,我就会阅读,无论是在买菜时还是回家的路上。我甚至会抄书,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不仅识字,也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然后决定开始创作。
然而,这个计划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她认为我们太需要这些收入来维持生活,而写作不会带来任何收益。不过,我保证她,不会影响卖菜工作。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天早晨,当顾客来到时,他们都能看到一个男人趴在摆满大蒜和干姜案板上专心地书写。他就是我,尽管身边有那么多嘈杂的声音,但我始终坚持下去。
最后,那个声音也逐渐平息下来,我学会了如何在繁忙中保持专注,最终完成了一部30万字长篇日记体作品。2012年,该作品被出版社选编,并定名为《卖菜叔日记》正式出版。一时间,我的故事引起媒体关注,让更多人认识到成功其实是一层接一层、耐心剥下的过程,就像剥除蒜皮一样,最终获得的是光亮莹润的心灵成果。而真正的成功,是那些让别人感到骄傲的人所拥有的,它是一种无形却又永恒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