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等,每个人都会等:中学生励志故事中的人物篇

文/卢思浩

两段故事。

06年,老陈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上大丁。

当时正值德国世界杯,学校在中午时都会组织看新闻30分。老陈挑动群众情绪,并且成功挑动班里最高的包子去换台。围观群众那一刻屏住了呼吸,终于成功找到一个比赛重播。顿时班里掌声雷动,欢呼雀跃。但是,这欢欣之情只持续了五分钟。

因为班主任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正当老陈准备站起来投案自首时,大丁站了起来,她抢先一步顶了罪。班主任一看是大丁,也没有多说什么。

那时候大丁留着长长的头发,她说她已经留了四年。当她坐着的时候,头发可以把她的背都盖住。那时候她说她这辈子都不会把这长发剪掉。许久以后老陈和我说过,他这一辈子只记得两个背影,一個是那年世界杯决赛齐达内和大力神杯擦肩而过,那个就是那天大丁站在他身前的背影。

他对我说句话时,是他在大丁的微博上发现了她恋爱的消息。那阵子老陈总是看着大丁的微博主页,她难过他就替她难过,她开心他就替她开心。她恋爱了,他就找我吐槽,说这世上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她更能照顾她。我当时用力拍了一下他脑袋,说那倒是去追啊。他看着我摇摇头苦笑,把他的微博草稿箱给我看。

我记得这一年,是11年。

老 陈 说 他 那 年 高 中 毕业 时 准备 去 表 白,但是在 大 丁 家 楼 下 等 了 七 个 小 时 。 后 来 他 才 知 道 大 丁 住 的 小 区 有 两个 门,偏偏 大 丁 从 另 一 个 门 回 了 家。我 说 你 傻 啊,你 手机 是 干嘛 用 的。他 说 他 当 时 连 手机 这 茬 都 忘 了,就 在 不 停 地 排 练 要 对 大 DING 说的话,就 期 待 着 大 DING 从 拐 角 处 出 现。那 天 他 摩 摩 自 己 脑 袋,说 真 邪 邯 了,你 说 为 何 偏 偏 那 天 她 要 从 那 个 Door 回 家?

他们从小学的时候就在一个学校,一直到高中。明明只有几百米,就是没办法常常遇见。好不容易到了一个班,老 陈 又 不 知 道 怎么 开 口 了。不 好 不 好 好 不 好 就 这 样 度 过 这 条 路错过。

到后来 老 陈 只 能 从 微 博 知道 大 DING 零星 的 消息,而 他甚至都不敢关注她的那个账号,那时候还没有悄悄关注,他就每次从搜索栏打的大DING昵称。在别扭些什么,我不知道。而你也知道,每个在恋爱中的人,都像是被困于梦境中的迷失者,他们渴望穿越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只为能够触摸那些无法触及的事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无声的情感,将它们铭刻于永恒之中。

同样是在06年的夏天,比 老 陈 年轻两岁的余小姐,也在经历她的青春旅程的一次暗恋。

余小姐的心半个学生时代,是在周杰伦的声音和八年的隐秘相遇间度过的。那一年余小姐和男神同住一小区,小区离学校有点距离双方父母为了方便,就约好了每家轮流接送他们俩。她男神每天晚上回家时都戴着耳机,那时候最流行的是索尼MP3播放器,上面播放的是男神喜欢的一个叫周杰伦的人唱歌的声音。她带着好奇,在周末去音像店淘了一张周杰伦旧专辑,从此沦陷其中无法自拔。

那一年,因为要和自己的男神有共同语言,所以开始听他的歌,看他的球赛。那天她们一起回家,当男神把耳机另一端分给走在左边的小余小姐时,她的心跳仿佛破裂一般漏跳了一拍。当耳机里传来了《简单爱》的旋律,以及青涩却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小余毫无预警地意识到,这份感情可能已经超出了友谊之外,更深入到了某种形式上的依赖与期待之中。这场突如其来的感情波澜,让小余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以往那些平淡无奇的情感是否真的足以让人满足?或者,它们仅仅只是生活中的背景音乐,与真正重要的人生选择相比,不过是一串空洞、琐碎而又不可靠的情感链条?

转眼高中时代结束,小余突然意识到,再也无法假装不经意地经过他的课堂偷偷瞥一眼,只能不断向前推进,不断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而那个夏天,却成了小余最宝贵的一部分——那个夏天,当一切似乎都指向结局,却又一次错过去;那个夏天,当所有勇气似乎耗尽,却又一次决定继续前行;那个夏天,当所有可能性似乎消散,却又一次坚定步伐朝前走去。”

我们迎来了再次同学聚会,这次,有幸看到曾经默默付出的努力所获得成果。大概有一瞬间,我们认知到了彼此所追寻的是相同的事情:一种力量、一种勇气、一种信念。一切都是为了将这些力量转化为行动,将这些勇气变为成果,将这些信念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这样做意味着必须面对失败、痛苦、挫折,但仍然选择继续下去,因为这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人生体验之一,即使它极其艰辛亦或是不完美。但只要我们保持坚持,不放弃希望,不忘初心,那些闪耀光芒但未必可触手到的存在,便显得格外珍贵,如同生命本身一样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