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我所经历的艰辛和失败

我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完美。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我都只是无奈地一笑。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从2000年到2005年,长达5年的时间,我都曾经处于这种状态。无论从事业上还是心态上,都是如此。

1996年,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当时,美国几大电视网都希望我去做他们的出镜记者,报道亚洲事务和美国华人社区,但我觉得,这和我想做的事情还有一段距离。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就是文化行业,这和IT、商业、金融和工业都完全不同。我去美国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一定会回来的。结婚的时候我就跟吴征说,你在美国已经有自己的事业,但我将来肯定是要回去的,你要想清楚。他说,我跟你回去。那时候媒体报道用了“毅然决然”这4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用在他身上倒是合适。他好像放弃了什么,可是我并不需要放弃什么。

1997年,我一整年都没有工作,就是生孩子、带孩子。1998年,我剪短了头发,去了香港凤凰卫视,开始做《杨澜工作室》。

I采访的第一个人物就是王光美。她是一个对我有极大震撼的女人。她让我明白了作为记者的使命,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还在于捕捉那些普通人的故事,用以反映时代脉动。这份使命感,是她给予我的最宝贵礼物之一。

随后,在阳光卫视期间,我创立了一系列纪录片频道,并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但不幸的是,当时市场环境与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匹配,我们遭遇了严重的问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无数次痛苦的心灵交锋,最终决定出售阳光卫视。此举虽然让我们失去了一个平台,但也为之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公司来说,这次挫折成为了转型升级的一种机遇,我们逐渐转变为内容提供商,而非单一平台运营商。这让我认识到,在一个不断变化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不断适应并创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现在,我们拥有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包括基于《杨澜访谈录》的精英阶层影响力社区,以及基于《天下女人》的都市白领女性影响力社群等。这一切,让我们见证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与逆境中的勇气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跌倒,都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重要课题,每一次站起,更显得坚韧不拔。而这一切,就像一首歌曲中的旋律一样,以一种独特而充满力量的声音,为世界传递着希望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