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红楼梦》,谈到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她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结局。她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

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各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同时也积攒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比深奥。一个不知道“激流勇退”的人实在是一个傻瓜,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聰明误”的绝妙写照。

因此,无论是安于命运还是抗争命运,都要以承认个人机智局限为前提。知其可为而为之,是聡慧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是愚蠢的。生活中一再重演的所谓机智悲剧,难道还少吗?

自恃聰明,又愛賣弄,並且執迷不悟,最终成为荒丘野鬼的汉末杨修,也算是一次意外教训。在曹操面前,他一次次地展现出自己的小心眼和过度卖弄,使他最终走上了绝路。他太自信了,以為自己的機智能超越任何人的理解,但結果卻讓自己陷入困境。而他的結束,不僅是一個悲劇,更是一個警示:過度自信和執迷於小智慧最終只會導致更大的失敗。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真正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才華的人才會獲得成功,而不是那些只知道表面的精通者。如果我們能學習到這樣一個教訓,那麼我們就能避免成為未來史詩中的另一位悲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