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力电器的世界里,董明珠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深沉的情怀成为了传奇。她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企业家精神的双重性——既有强硬的决策,也有对社会责任感的温暖承诺。

"刚"是董明珠手腕上的力量,她拒绝任何模糊不清的地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灰色地带。在她看来,一切都要清澈见底,这也是她作为首席执行官所秉持的一贯原则。从拒绝回归员工到坚守招标规则,没有一次让步,是她领导格力的铁证。

然而,在这份坚定之外,有着无数个柔软的情感。她相信企业文化中应该有一种奉献精神,将幸福感和价值观传递给更多人。这就是她的"柔"——对于员工、消费者乃至社会的大爱无疆。

2011年11月,在格力成立20周年纪念日上,董明珠被评选为品质见证大使,那一天,她穿上了红裙,让记者们想起了那句评价:走过的人不长草。然而,当她谈及自己的理念时,那些评价变得微不足道:

真正的财富,不是资产,而是在于创造社会尊重、解决就业与困难。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刚只是手腕,而柔是情怀,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兼济天下。

在那个冬季午后,我们得知了一位曾经供职于格力的老朋友,他希望重返公司,但遭到了董明珠坚定的拒绝。那是一个转折点,它定义了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事实:只有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人才能够回到这个家园。

更远处,还有一片广告招标领域,被某政府领导推荐的一家公司试图闯入,却被董明珠刷下来。这次事件展示了一个事实,即即便面临压力和干扰,正确做法总会胜出,因为它建立在制度之上,而非个人意愿或关系网之中。

但当我们细致地观察这些事件,我们会发现背后的另一层含义。一位女强人的世界里,并没有黑白分明的地方,只有制度的刚性,以及自觉遵守这一刚性的能力。当所有人都明白每个人必须遵循相同规则时,那么这个规则才能成为不可动摇的地基,每个人都能安心前行,无需担忧变数和犹豫。

正如古人所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董明珠践行的一种哲学,是她认为企业应有的责任感。所以,当问及企业公民的问题时,她回答说:“最大的慈善不是单方面援助,而是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再去帮助他人。”

因此,在那座充满爱心助学捐款箱的小角落里,有两本书《棋行天下》、《行棋无悔》,以及基于此主题拍摄的心灵电视剧碟片。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也可以找到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将自己所有收入捐赠给教育事业,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继续学习生存下去。

这是她的“爱”,这也是她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