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有些人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真实的职场远不是你想像得那样简单和美好。
有的员工在工作上完全称得上尽职尽责,他的稳重和勤奋在部门里是有目共睹的。可能你会为了核对一个数据,不惜夜以继日,将白天做的工作重新计算一遍,以确保准确无误。然而,在部门之外,部门经理以上,就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多花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额外的工作了。
相反,有的人,论业务熟悉程度不如前者,但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虚心向他人请教,而且经常就工作中一些可改进的地方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工作空闲阶段,只要看到其他同事忙得不亦乐乎,也会主动伸出援手;或者会自觉找到领导,要求承担额外工作。此外,如果有可能,他还会定期向部门经理汇报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上的收获和困惑,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能使领导了解他的实际工作量和工作中的各种客观因素。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做了很多,但升迁、涨薪的往往不是他;有的人虽然做的不是很多,但却引来老板的赞赏、同事的羡慕,加薪等好事自然也尾随而至……相信每个人都想做后者不想做前者,那么如何让别人看到你所做的?如何让老板关注你呢?
有人以“让老板看到你的成绩”为题作了一次调查,有38%的人表示,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被老板看到了;27%的人则认为经过暗示和提醒才被发现成绩,而剩下的35%则觉得老板根本不注意自己的成绩。
如果老板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你可能会选择跳槽;也有选择抱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信念继续积极努力。而只有真正聪明的人将主动寻求良机与老板沟通。以中国三大城市为例,一些北京人的选择通常倾向于直接与管理层沟通,而上海人们则更倾向于通过优质表现来吸引管理层关注。而广州居民,则更多地依靠专业能力来实现目标。
要想让老板注意你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明白他们对你的期望,并且能够有效地表达你的价值。这需要正确认识到哪些行为最能触动他们的心弦,以及这些行为应当如何展现出来。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这一点,你将能够避免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效地进行许多事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想要成为那些成功者的模范,我们必须学会采取行动,与世界接轨,用我们的行动说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思考或计划,因为即使是在行动之前,我们仍然需要制定计划,并且持续评估它们是否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这是一种智慧,它超越了单纯的情感反应或盲目的冲动,而是在考虑未来结果之后采取行动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