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谭思亮,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
2016年6月,正式上线,2018年9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短短两年零三个月,趣头条就强势崛起,成为移动资讯“独角兽”。其创始人谭思亮,有何独特的商业模式呢?
二次创业
作为“下沉市场巨头”,趣头条一直走的是草根路线,而其创始人谭思亮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精英。
谭思亮的履历十分亮眼,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并在雅虎、51.com、若邻网、盛大等知名企业任职。2013年,他离开盛大自己创业,在上海创建了“互众广告”,最终以13.5亿元卖掉赚到第一桶金。
之后,他继续寻找新的机会。当时下沉市场正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上升风口,而三四线城市用户在内容消费体验上存在很大的空缺。谭思亮抓住机遇,在2016年6月推出了“趣头条”App。
然而,当时的移动资讯领域早已是红海,每个平台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和天天快报。那么怎样才能突出重围呢?
经过深入思考,谭思亮决定通过一个基于社交链的推广战术来吸引用户。他设定了一个新颖而有效的情感驱动策略,即新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或QQ登录,然后邀请好友注册,这样就能获得补贴。而且,如果邀请的人越多,他们将获得更多奖励。这一策略既符合文化水平和工资较低下的下沉用户需求,又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使得DAU(日活跃用户数量)迅速超10万。
商业模式
对于如何留住这些宝贵的客户资源,是趣头条商业设计中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谭思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积分奖励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无论阅读什么样的信息,只要持续关注,就能获得相应数量的积分,可以用这些积分兑换现金,这种知识与经济价值双重回馈,让用户对平台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从而提高留存率。
此外,还有一系列任务可供完成,比如每日签到、输入邀请码、拼团瓜分现金以及领取优惠券进行购物等,都能为他们带来额外收益,这些都是建立在情感共鸣之上的激励措施,以此鼓励他们参与更深层次地使用产品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平台功能性与实用性,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品牌忠诚度及黏性力度。
随着模仿者的出现愈发频繁,一些竞争者开始效仿这项创新,但坚守本质并非易事,因此讽刺的是,当DAU达到100万时,由于担心一些可能是为了获取补贴而无意真正在乎内容的小部分账号影响整体质量,所以他果断剔除了20多万个疑似羊毛党账号。他说:“我们要做的是资讯内容平台不是网赚平台。”
接着,在取得一定规模后,再次迎来了4200万美元A轮融资,并全部投入至扩充团队和加强内容建设方面。在这里,他招募到了传统媒体高管,为他打造了一支庞大的内容编审团队,使得趣头条迅猛崛起。一旦达成了预期目标,其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的营收达到30.2亿人民币。而对于未来发展目标来说,即便是在2020年的初期阶段,只需几周时间内即使面临全球疫情冲击,其股价仍然保持稳健增长状态,那么明显可见他的决心就是快速成长为中国TOP10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