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实习是在2007年,那时候每天早上从学校的门口坐公交车到东三环某座写字楼的公司,总共要花两个小时。有一次下了大雨,我和一个男同学一起搭乘公交车,他不知道我在哪个站下车,所以等我醒来时已经错过了。我给领导发短信说因为雨天交通拥堵,要晚点到。然后我跟那个同学一起下了车,我们在他大外套下的湿地狂奔,水花四溅,我们都湿透了。当我到了公司,一身湿衣坐在电脑前工作,只希望有一天能不再这样狼狈。

那家公司有两个女领导,大领导是清华毕业,性格平和;另一个则很傲慢,她似乎家庭条件优越。我害怕她。一次找资料耗时两小时,但提交给她的发现与她要求的完全不同。她虽然尴尬但仍怒火冲天。我的清华女领导安慰我:“别紧张,她就是那样,你做好就好。”她让我送文件去附近地点,这距离公司近得只需十几分钟步行,当我抱着资料跑出小屋,我觉得风轻太阳好,在冰冷的小屋里跑出来感到自由自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的窘迫,想如果能像他们一样,不再害怕、不再紧张,就满足。

演讲期间,有读者问:“你看你的书,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那么辛苦的生活吗?”其实那些年没有觉得辛苦,每天从豪华写字楼回到筒子楼小区,吃五毛钱麻辣烫,也没有觉得辛苦。我不是励志故事,也不是鸡血名言。当你未经历更好的生活,也知道自己没什么好命得到一切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些有什么辛苦。

作为普通北漂,我住第一个房子就在那个两层的小筒子楼里,有个卖麻辣烫的小摊子。一次情人节,那摊主女孩收到10块钱红玫瑰,她低头羞涩拿着玫瑰说:“我们得买多少串才能赚得回来?”男孩嘿嘿不说话继续收钱找钱。我旁边吃饭看着他们心里觉得真好呀。

记得院里的老爷们聚集聊天,因为吃少,他们以为是我没钱吃不饱。一次生菜请客,他们撕叶子放盘里,说“多吃点”,烟嘴絮叨模糊地说“多吃点,这个生菜都是你的”。这个画面至今记忆犹新。他斜叼烟歪头翻白眼,一片一片撕叶子的样子,还不断絮叨。这就是我的北京最开始的生活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