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时期,一般一般都是选择看完家里的小说,再看手机电脑上的小说,实在不行去书店图书馆蹭书。总的说来,有一些小说还是反复看了两三遍以上的。我现在一一为大家道来。
第一本:应该说是第一系列,肯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了。相信很多看电视剧或电影《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很多遍,都早就超过了看书的次数了吧。这也说明了中国这四大名著确实影响深远,算是民族的国粹,潜意识都深植在我们的脑海基因。这四本书你们最喜欢看的或者看得数量次数最多的是哪一本呢?我看得次数最多的是西游记,因为不用太多的烧脑解读。
第二本:《老人与海》。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相信很多人从这本书 看到了作者一生本身就隐藏的故事能量。只是小说的结局很好,但作者的一生却很悲壮。如果说这是一本励志的小说,那么与作者硬汉作风是相符 的,只是他自己也身处迷茫的一代,逃不过命运安排。但他的生活也是很传奇,他到过中国,不知道那时候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如何?
第三 本:《挪威森林》。我比较少看到世作家的作品,但村上春树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他曾经几何时搜遍图书馆,我真的把很多样的味同嚼蜡难以下咽,但是突然间清新淡淡加上点蛋疼日本文化,就觉得还可以接受一点。你们有没有听过改编成电影版的话题讨论呢?
第四 本:《尘埃落定》。阿来的小说第一次读完真的是非常感动好像,这是一部超越时代、超越空间的大型史诗,它应该关起门来一次性读个痛快。而我们如今从这些藏族土司文化里渗透出来的心灵善良,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找到了回报。这让我想起余华写给我们的另一部作品—— 《活着》,你们会吗?
第五 本:《活着》如果从电影角度来说显然原著更胜于影视作品,看电影只会觉得好笑和压抑,而每次阅读都会让你想哭,而且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情感体验。如果有人能够重来一次人生的选择,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希望能够做出正确而坚定的选择。但遗憾的是,我们每次做出的选择都是无后悔药可求。
最后,我觉得还有许多其他的小说的价值,也许比这些更适合您,比如贾平凹先生创作的一些散文集;莫言先生写下的人类历史;小仲马先生将茶花女变成了一个神秘又脆弱的人物形象;蒲松龄通过聊斋志异展现了一种奇幻但又不失哲理的人生态度;兰陵笑笑生以金瓶梅记录下了一段关于爱情、欲望与社会等主题的问题探讨等等,都值得再次翻阅并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生命意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答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