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岁月:50年不老的情谊

当春夏交替时节,接到联络员王晋英传来的将于金秋时节举办老同学50年重聚的讯息后,心绪就始终跌宕起伏,再也没能平静过。 在迎接这个特殊日子到来的几个月间,每到夜深人静之际,每当闲暇独处之时,五十年前的那人那事、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就如同过电影般一幕幕轮番在脑海中浮现上演…… 50年前,我们或青涩少年,或豆蔻少女,怀揣着不同的青春梦想,从城镇、从乡村、从各方阡陌的原野,汇聚省城,来到太原职工学校,在那里我们成长起来。

操场上的嬉戏与教室里的学习,是我们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大槐树下的讨论与玩耍,是我们彼此牵挂的情感纽带。在那个燃烧的年代,我们全体师生,在1965年的国庆民兵师方块代表活动刚结束,全校便开始了搬迁。我们背井离乡,一起前往西北边域——乌鲁木齐市。在那里,我们第一次见证了异域风土人的生活,与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度难关,看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

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无数磨练,但最难忘的是,那一次主席和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出访路经乌鲁木齐市夹道欢迎的情景。那是对国家发展的一次巨大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奋斗有一种认可。三年后,当我们分别的时候,有些人去了野外,有些进了工厂,有些留在母校,还有的人走向了世界各地,无论去向,都有着相同的心愿——为国效力,为事业奔波。

半个世纪以来,我走过许多地方工作和生活,但那些初恋情意那些共同成长的小伙伴们,却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特别部分。我曾尝试寻找一些熟悉的声音,但更多的是未曾多见面谈话的同学。而每次偶尔联系到的几位亲近朋友聊天时,最常提及的话题还是彼此的情况变化,这让我心情舒畅又充满期待。但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永别这份沉重:张贵吉、李淑青和王东海,他们是我最亲爱的老同学,而今已不在人间。

曾经少年飞扬梦想,如今弹指一挥五十载。再次见面的希望,不仅是一首温暖歌曲,更是一座桥梁,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让我能够重新回味那些美好的瞬间,对未来充满期待。此刻,我心潮澎湃,只愿下一次相逢能够更加珍贵,不仅是为了重温往昔,更是为了新时代中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这就是“友情岁月”——2016年的回顾半个世纪不老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