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岁月静好,小年的晚上,我国中同学微信群内热闹非凡。朋友们纷纷询问春节聚会的具体日期,显然,每位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这一年一度的重逢。在我有限的学业时间里,与人共度时光的人并不多,但有几个从小学到初中的伙伴,一直如同兄弟姐妹一般相互扶持至今。平日里各自忙碌,一年只得见一两面,只有正月那时,我们才能团聚一次,这种习惯早已深入人心。
回想起初中毕业时,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约定,每年正月初七必去母校向班主任袁老师拜年。那份美好的传统,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固定下来。但遗憾的是,当我们在2000年的冬季再次踏上归途时,班主任已经不在人世了。我记得,那一年春节期间,我们没有举行聚会。
随后的岁月里,我们决定将每年的聚会地点定在学智和永玲夫妇家。这对恩爱夫妻一直勤勉致力于生活,他们早已为自己买下了城区的一处房产——我们的老朋友们笑称我是他们之间的情侣媒人。此后十多载,每当正月初七前夕,我们便齐聚学智永玲家,形成了一股不可思议的风俗。
这十几场盛大的欢宴中,最令我难忘的一次莫过于去年正月六日。那天,有几位久违的朋友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其中包括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小凤。二十余载未曾相逢,再次重逢自然而然地激起了无尽的情感尤其是那个远赴新疆工作、多年未返乡探亲的艳萍,她带给我们意外之喜。艳萍是我青梅竹马,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相伴。她选择读大专并前往新疆工作,而她的丈夫也是郴州出身,但尽管工资丰厚且两人同在新疆工作,她仍梦想回到故乡工作。不过,她说:“我刚购置郴州住宅,将来退休后或许常住。”她的话语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盼。
秀华,也是我的旧识,她曾经以校花之姿绚烂夺目,现在则成为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她南下深圳打工至今,并计划将来回归东江定居。“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漂泊于外寻求机会,可每当回到东江,都只能短暂停留。”秀华轻声叹息,这个愿望似乎也触动了巧丽的心弦。
巧丽是我初中的座右铭,是班级里的佼佼者。她目前在东莞打拼,并把家安置于东江,以此等待未来能与全家团圆。而她解释道:“因为我讨厌做家务,我更喜欢上班,所以让他(丈夫)担任家庭主导。”巧丽虽然能力强健,却因缺乏运动而变得肥胖,每次见面都要被劝减肥,但她始终无法坚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每个春节,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凝结成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我注意到女生越来越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就像五六位甚至更多女性汇集一起,更像是开演出,让我们联想到那些温馨又充满活力的场景。一场简单却又精彩绝伦的大戏展开,其乐融融令人难以忘怀!
总有一天,当我们老去,如果还能围坐在一起分享过去、聊聊天,那该是一份极大的福祉。而眼前的这些欢愉瞬间,使得这个希望更加明确。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将是一个怎样的幸福?让我们期待着接下来的每一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