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加班很晚回家,单元门前有一辆车停着。小区里的草坪灯很亮,透过车窗玻璃我看到一个男人在车里。他把车座后移,斜躺在上面,抽着一支烟。借着一闪一闪的亮光,我认出是隔壁单元的邻居,一位大学老师。车里的音响传出低沉歌声:别让我一个人醉,别让我一个人醉……这个男人我印象蛮深,他们夫妻可谓郎才女貌,妻子很漂亮,是一家大医院的,但是她的那种美我又总觉得哪不对劲,后来看出来了,是缺少一种叫书卷气的东西。

前段时间看到知乎网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答案更倾向于想自己跟自己待会,放下灵魂的负累,做一会儿自己。相反,只要能让你飞奔上楼,把一天的境遇迫不及待地分享给TA听的,又是什么原因呢?

曾经,我有一对是夫妻的同事,他俩没有共同语言,但他们却是一种各取所需“条件相配”的夫妻。我见过深夜买醉哭泣的情景,也听过男子半夜孤独地高歌,还安慰过下了班不愿回家的同事。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夫妻,他们貌似懂得很少,却傻傻地相守相依幸福了一辈子。两个无心无肺的人,一地葱皮,一屋子热气,一双儿女,也会快乐地生活。

好的婚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有精神树木共同生长。而幸福的一对,如芸娘和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描绘,他们情意相笃举案齐眉,即便在封建时代也算自由恋爱亲上加亲。

最终,有些人的孤独并不可怕,而两个人的孤独才可怕。这一切都拼的是赤裸裸的心灵。在维系婚姻时需要灵魂碰撞,如果没有心灵共鸣,则可能只维持寡淡婚姨;而幸福的一方则如彩虹般难以寻觅,但当找到,就能知晓其存在之妙曼与神秘。在这样的世界里,最好的婚姻,就是灵魂之间的一生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