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要好到什么程度?下雨天打一把伞,宁可自己淋湿的多一些,也不想让对方浇到。就是这样的感情最终也不了了之。很遗憾。

分隔开情谊的不是岁月,而是彼此没有坚持的心。小学毕业,我们上了不同的学校。再然后她不再上学,而我一直上学。联系自然就少了。大学之前,还偶尔串门一起玩。但是大学之后,我一年回去两三次,每次都很匆忙。而她也不在家。

出去打工,回来的时间不定期。渐渐地,也就疏远了。当我大学没有毕业的时候,她结婚了。我没有得到通知,所以就没有去。那时候见面,她家宝宝已经会走路,而我还没有结婚。

彼此见面,有一种尴尬存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客套几句算完事。这份曾经的情谊,在我们共同成长的大背景下,被岁月和生活所磨砺,最终化为遥远的记忆。

文化的差异、生长环境的不同、交友圈的差异,都导致两个人的关系渐行渐远,最后不了了之。我还有其他要好的朋友,每次回家,我刻意地去联系她们。而她们主动找我的次数少得可怜。

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和阻碍。在开始的时候,大家过年会聚在一起玩,但渐渐地,过年也不会去找彼此了,因为成熟,因为忙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实,如果对方真的把你当朋友,根本不会有这么多理由。

我们习惯听自己想听的话,看自己想看的事物,从来不想深入了解问题,不愿意发现问题。一旦受伤到一定程度,我们才会幡然醒悟,那些都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深入了解的问题,没有勇气坚持下去。

初中也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讲义气,一起解决很多事情。但到了高中,就变得难以维系,没有人愿意花费太多时间与人交往。当步入大学,这个时代更显得复杂,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与人相处时总是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即使是在这样的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我依旧保持了一种单纯,对于别人的善良和诚信抱有一颗开放的心。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份单纯逐渐消失,被世间纷争所侵蚀。我开始明白,要真正拥有真挚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努力,更需要智慧和勇气去寻找那些能够理解并支持你的灵魂伴侣,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表面的友谊或社交网络上的虚拟关联。

虽然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变数,但求同存异这条原则,却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课,它教会我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我的位置,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起更加牢固而意义非凡的人际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何种困境,我都会将这段经历铭记在心,并用它来指导我的每一次选择,以求成为一个更加懂得珍惜与他人的真诚合作伙伴,为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力,让更多美好的故事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