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人煮了咸粥,熟悉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我不禁回想起那段艰难的童年岁月。关于咸粥,记忆中有一个深刻的情感纽带。那时我生活在一片物资匮乏的年代,食物更是稀缺如珍宝。我常常感到饥肠辘辘,因为吃不到足够的饭食。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去姨娘家求助。尽管姨娘家的日子也不轻松,但她总是慷慨地分给我一些粥。在那个小村庄里,姨娘家位于县城南十里外,一条“冂”形水塘环绕着整个村落,那里的野菱和水草让它显得格外美丽。而她的住所是一座两间半高的小屋,从西边到东边,是灶间、客堂和过道,再到养猪的地方和楼上居住区,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温馨与忙碌。

姨娘性格开朗,她整天忙于家务,而姨父则是一位勤劳耕作的人。他从早到晚地种田,为家庭提供了温饱。在我乡下的日子里,我经常帮助表姐照顾牛群,我们一起在田埂上放牧,有时等待水牛吃饱才把它们拴好。这时候,如果还没烧好咸粥,我会坐在灶门旁帮忙加火,或坐在门槛上观赏燕子飞来飞去,那些乡村景象至今仍然清晰如画。

后来,当我被分配到基层供销社工作时,我终于能为自己买一点红糖寄给表姐。当我调到了商业局工作时,表哥也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他经常因为采购而来办公室坐坐。我下班后会带他去金鸡饭店享用杂烩肉丝类菜品,以及新鲜蔬菜,还有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蛋作为招待。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深厚,即使表哥搬出我们这里,也还是定期来我们家用餐。

我们的家族中发生了许多喜事,如孙子的大学毕业以及他们各自的事业成就,但我们从未收取任何礼金,只希望能够尽心尽力支持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当听说表哥需要做肾脏碎石手术时,我立刻拿出了600元钱,让他能够安心治疗。此后,无论冬夏季节,都会送一些衣服或羊毛衫给他使用。我始终坚信,在那份曾经以咸粥换来的恩情面前,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并回报,以感激之心伴随我的一生。不论农村生活如何变化,只要看到兄弟们幸福安康,这份感恩之情便无需言语即可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