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锋听到同志们说工作忙,实在没有时间学习时,他便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工作忙,而在于你是否愿意学习和挤出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善于挤出这个时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和不断尝试的结果。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重要品质:坚持和勇气。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不畏艰险。”这正如人们所称赞的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
1963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雷锋运动,以纪念他那不屈不挠、勤奋致远的人生态度。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雷锋精神仍然深入人心,因为它代表了勤奋、艰苦和无私奉献,这些价值观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永恒意义。
对于如何科学利用时间,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就像雷锋一样,他制定了早晨学一小时晚上到10点至11点自学计划,即使部队生活更为繁忙,他依然坚持每天抽空阅读书籍,有时候甚至会把灯光微弱到枕头边,用报纸遮盖着看书,一直读到半夜。他总是通过努力将知识丰富起来。
在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毛主席著作的深刻理解,并且他总结出了五步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他还用笔记本记录下了大量的心得体会,无论是在阅读《选集》还是《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力和热情。
为了发扬雷锋“钉子”精神进行学习,我们应该鼓励大家多挤出时间,还要提高效率,使得相同数量的知识可以以更短的时间掌握。这意味着,当我们投入同样的精力与资源时,如果我们的效率越高,那么我们的效果就会更加显著,从而带来更多乐趣,并节省大量宝贵的生命精力。
科学有效地使用我们的才能,可以让我们成为高山上的松树,而不是平静湖岸上的柳树。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而不是安逸平稳的一生。这正是雷锋所追求的人生理想——自动、自发做事,不仅符合当时社会价值,也符合今天人们追求的人生目标。当我们回望他的短暂22年的生命旅程,就会发现他注定是一个成功者,其人生的光芒犹如永不熄灭的地球之星!
从小学毕业那天起,雷锋就设定了三大目标:成为好农民、好工人或好士兵,并最终实现了一切梦想,只可惜最后一个愿望未能达成。但即便如此,毛主席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也充分肯定了他的伟大贡献。在这个角度上讲述成功,就不得不提及自信心,它是成长与成熟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是释放潜能源泉的心灵之水,是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必备的心理防线。
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与智力的差异相比,信心差异却巨大,因此同学们应拥抱“我要努力”,“我能成功”的自信,让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如奉献与团结友善,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体现。而随着新时代召唤,每个人的行动应响应这一呼唤,将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与继承弘扬雷锋精神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多美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