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林:贫穷铸就我成功的火炉,炼就我丰富人生宝藏的铁匠。文/卢孝林。在他走过的路上,你并不一定会认识他是甲乙丙丁中的哪一位,但走近他,你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动。这就是“自强之星”的魅力。他们并不需要谁仰望,但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对刘普林的采访约得很迅速,因为几天后他就要去湖北宜昌支教一个月,时间紧迫。临行前的准备工作很繁杂,但刘普林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采访,我们约好第二天上午10点在武汉新东方学校中南总部见面。

采访当日,他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半个小时,怯生生地站在记者工位前,小声地打着招呼:“您好,我是刘普林。”然后他就羞红了双颊。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笔直地坐在椅子上,双手不停地把玩着面前的一次性纸杯,还因为太紧张而不小心弄洒了杯中的茶水,局促不安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曾经接受过央视等多家知名媒体采访过的新闻人物。

也许你并不认识刘普林,但你听说过曾感动中国的“马路孝子”吧?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这个在“重点高校”概念之外的大学,这里的学生很难和“榜样”二字扯上关系,但刘普林就在这里,成为了值得同龄人的学习对象,成为了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出身寒苦,让他更懂得体谅。 刘普林出生在湖北武穴农村的一个六口之家,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家境贫寒。父母为了维系家庭生活日常开销相继在他上小学和初中时外出打工,将他们姐弟几个交给了年迈的外婆,从此刘普林开始了他的“留守”生涯。

初中正是活泼好玩的年纪,在结束一天的课业后,伙伴们总会相约着一起玩耍,他却埋头田间地里,翻地、插秧、除草、打谷、背柴、收肥?做着许多同龄人甚至闻所未闻的大型农活。他每当看到同伴们有父母陪伴在旁,或时不时拿出一些东西想要但深知那些是以他的家境无法拥有的东西时,他都会感到羡慕,不禁有些忧愁。但从来不会抱怨,因为他清楚父母为了养家的辛苦,所以尽量减轻父母负担。在学校里,他几乎每顿饭都不过三元钱;外出时,也是能步行绝不会坐车,即使是在太阳异常毒辣的大夏日午后。他认为可能就是农村孩子比较早当家的,那时候虽然情况不好,但是那时候那些活儿也是不是一个人做,而是在大家一起干完之后再分配给各自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有份力气大的活儿做,所以并没有觉得特别困难。

这些对于生活优越的大多数90后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难以想象的事情。“可能是我农村孩子比较早当家吧,那时候虽然情况不好,我也没觉得有多苦。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叫作‘幸福’。”谈及过去,他总会说,其实还好,一些事情已经习惯起来。而且,以现在看来,那些岁月其实挺好的,它让我们学会珍惜今天带来的任何小确幸。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对于将来的人生的规划与决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地影响作用。

自强自立,让他变得富有。 刘 普 林获得过很多荣誉和称号,比如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的称号,最重要的是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佳青年标兵之一。他原本最骄傲的是这个称号,因为这是对他的最大肯定。但这一次,当他得知自己从全国五十万参与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深感意外。他因此来到北京,与其他九位优秀青年共同参加座谈,并第一次见到了俞老师,这让他的心情非常兴奋和激动。当俞老师送给了一本书作为礼物,并发表了一番精辟的话语,这一切都让劉彭受益良多,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俞老师是个非常睿智的人,是受益无穷的人物典范。这次经历加深了劉彭对于未来的迷茫,以及关于如何选择正确道路的问题,并开始描绘自己的未来蓝图,为实现梦想——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所小房子,一家人能常聚吃顿饭聊聊天——努力奋斗。

成为全国“自强之星标兵”后除了荣耀本身带来的兴奋以外,还有一种责任感产生。一方面,由于成为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他们成了许许多多学生学习榜样的模板,他们必须对那些以自己为榜样的人负责。这是一个巨大的责任,因此他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更加优秀,这样才能不负这种光荣的地位。此刻,就像往昔一样,只不过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新的责任感与压力,而非仅仅是孤独与挑战。我决定用我的行动回馈社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让我亲爱的小家庭安康,而且还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我喜欢帮别人的感觉,它既是一种付出的乐趣,又是一种收获的心灵满足。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或挑战,都能够找到解决办法,让我的愿望逐渐变成现实,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明天,用实际行动证明给我勇敢追求梦想的心意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