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可能不喜欢周杰伦的音乐,但你绝对不能忽略他。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熟悉他。这个有些沉默、家庭背景平凡的歌手,用他的声音征服了整个华语流行乐坛,成为了一位巨星。他在音乐风格上创新,为流行音乐开辟了新的领域,他还在流行乐坛推动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每个年轻人至少听过10首他的歌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他应该是继邓丽君后最受欢迎的歌手。”一位颁奖典礼上的司仪这样说。

穿越光环,我们看到一个职业发展出色的个人。周杰伦身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又有什么可以应用到我们的职业发展中?

成绩平庸却专注自己的音乐天赋,这就是周杰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1979年1月18日,周杰伦生于台北,是一位生物老师和美术老师的儿子。在小的时候,他就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当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摇晃,有时候边看电视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母亲见他对音乐有天赋,就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这时,周杰伦才四岁。

虽然是教师之子,但周杰伦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小时候,他成绩栏上的红颜色比蓝颜色多,数学考试成绩常常低至40分,只能安慰自己:“对音乐有天分的人好像数学都不太好。”英语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当时淡江中学第一届音樂班招生时,尽管考上了,但高中联考只得到了100多分。

高中能够学习音樂,让周杰伦感到无比幸福。他在这里发现并且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和才华。在那个时代,那些弹钢琴唱歌打篮球的样子迷住了很多女孩子,即使父母离异,也没有让他的世界受到大的影响。他回忆说:“从12岁到16岁,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因为音樂让我心灵得到安慰。”

高中钢琴老师评价道:当时十多岁的小孩已经培养出了远远超越实际年龄的大师级即兴演奏能力——将庄严肃穆的音樂变奏以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方式重新演绎,看起来就像流行歌曲一样。

对于周杰伦职业成长期——学生时代,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方面是对自己音楽天賦忠诚和投入。對於這個年輕人來說,這不是興趣,更像是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音樂幫助他抵抗青春期各种烦恼,让他自信健康成长。一個人能自由舞動於自己的天賦中,這本身就是幸福,可以抵御一切成長中的變動。而爱因斯坦正幻想与光赛跑,而傅聰则生活在小提琴音符间……

另一方面是选择读艺术类专业,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规划决定。当一个人刚刚开始拥有社会意识,如果他们能获得群体认同,他们就会极大推动将这种才能作用于社会的事业。如果 周洁然进入的是普通学校,那么他的这份才能可能只是个差生的“小把戏”。而艺术类学校提供了一种环境,让这种才能顺利从个人兴趣转变为社会技能。

餐厅侍应生的日子里坚持梦想

由于偏科严重,还经常挂科,没有考上大学,对于走出校门后的择业问题,一向充满疑问。但面临这样的挑战,一般人会选择寻找稳定的工作来支持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放弃追求梦想去做服务行业。但对于一些如今仍旧面临同样困境的人们,我们应当思考,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要让现实压垮我们追求卓越的心志。

机会终于降临

1997年9月,当老板决定为了提升餐厅档次放置一部钢琴,并尝试几个未成功的演奏者后,在空闲时偷偷试玩的一部合适机器,它震惊了不少同事、包括老板。那一次偶然之间展示出的才华,使这个沉默木讷的小伙子的命运发生转折,因为吴宗宪慧眼识珠,将其带入娱乐圈,从此步入历史舞台!

许多人往往把这一瞬间定义为生命中的转折点。而笔者并不以为然,因为通过短短几秒钟观察乐谱根本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正的声音,只是在那刻被吴宗宪感动的是这个年轻人的认真态度。不管能力如何,只要认真工作机会总会选择那些认真对待工作的人,这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情商或称社交技巧之一。而很多时候,不论能力大小,最终选中者的标准往往很简单:认真与勤奋;勇敢与执著;愿意承担风险并接受挑战而非逃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