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从挑战到辉煌的中国典型励志故事
文/杨洁凤
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上世纪80年代,国家一个穿着就可以对群众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潘石屹对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的“铁饭碗”不以为然,他觉得时代在发展,自己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于是,潘石屹变卖了所有家当,离开了管道局。他想去深圳,但没有特区通行证,只能花钱走旁门。他找到一个人,带他钻过一道铁丝网,对面就是深圳。
只隔了一张网的深圳,对潘石屹来说,仿佛是两个世界。深圳比北方更加炎热,工厂污染严重,加之潘石屹不懂地方语言,让他觉得很压抑。原来在管道局上班,福利待遇都很不错,在这里,工作还经常加班加点,全体员工几乎都劝他回去。
1989年,当海南进行改革开放时,与其他五位朋友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在那片未知的大陆,他们共同开启了一段传奇般的人生旅程。
与客户打心理战,每来一个客户就涨一次价,最终以高于市场价格成功出售房产。这次经历让潘石屹明白,无论是在挑战还是成长中,都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远见卓识。
随后,他将视野扩展至北京,并创立SOHO中国,这个品牌以其独特现代城概念而闻名遐迩。在怀柔注册并推进万通新世界广场项目,这项投资极大地丰富了六位合伙人的财务状况,并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成功。
然而,在追求梦想和实现目标之间,不乏艰难险阻和挑战。与妻子华尔街投资银行背景相结合,有时候也会引起分歧。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坚信现代城概念,将其作为SOHO中国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于地段、时机以及按揭政策等方面有着深刻理解和准确预判。
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意识提升,以及把握住关键机会,如银行按揭政策,为现代城项目提供支持,使得SOHO中国迅速崛起成为房地产行业中的佼佼者。而今看来,那些曾经似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如同一座座挡路的大山,而潘石屹则像一位勇敢的小提琴手,用他的智慧与决心奏出了一曲又一曲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