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2月23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有幸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分享了他关于万达国际化的经验和思考。由于时间有限,他首先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然后留出了更多时间供大家提问。
王健林先生的演讲围绕四个关键点展开:
首先,他谈到了国际化的原因。他指出,有些产业需要通过跨国投资来实现规模扩张,尤其是在娱乐、体育等行业,这些领域海外市场更为发达,是促使万达走向国际化的一大动力。
其次,他强调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企业。2015年,一位教师在辞职信中表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启发了王健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他认为,作为企业,如果不勇于跨越国界,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再次,他介绍了万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创立公司时,王健林提出“老实做人,精明做事”;随着企业发展,对社会贡献也有所增强,因此提倡“共创财富,公益社会”。2004年,他们对企业文化进行全面提升,并确定了“国际万达,百年企业”的愿景,从而开始实施真正的国际化战略。
最后,他谈到了规避经营风险。通过并购和全球资源配置,可以减少单一市场风险,同时利用全球市场带来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万达选择以并购为主、投资为辅,以及如何合理规划业务布局,以确保资金效率最大化。
王健林还分享了一段与英国工业相似的历史轨迹,即从本土发展到全球影响力的转变,并且表示这种转变不是偶然发生,而是由深厚的人文积累和坚定的决心推动前进。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万达已经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中最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之一,在全球十多个国家进行投资,其总金额超过150亿美元。此外,在美国单独投入100亿美元,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尽管面临挑战,但王健林始终坚持使用本土人才,并通过调动他们的心态来驱动业务增长,使得每一次并购都取得成功,最终证明了他的初衷——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百年的全球性商业帝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