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总裁王健林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分享:90后青年楷模的国际化力量

2016年2月23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有幸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讲述了万达国际化的故事。由于时间有限,他首先进行了一个简短演讲,并表示剩余时间将开放提问。他所谈论的话题是《万达国际化》,分为四个关键点:

国际化的原因

首先,王健林提到做大企业规模。有些产业要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进行国际投资,尤其是在娱乐和体育行业,这些领域国外市场更发达,是促使万达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他引用了一位教师辞职信中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愿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这体现了万达作为一家企业追求不断扩展和成长的心态。

万达企业文化核心

王健林回顾了自88年创立公司起至今,万達企業文化核心從“老实做人、精明做事”到“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些变化反映出公司随着发展阶段而调整自身价值观和目标。

国际化战略

他强调并购是万達國際化的一条主要路径,因为通过并购,可以快速进入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同时也能规避经营风险。

在选择并购对象时,王健林提出两个标准:与现有产业相关联,以及能够移植到中国,从而获得更快发展。这一点可以从2015年的铁人三项比赛举办情况中得到验证,该项目不仅在国外取得成功,还迅速在中国推广开来。

本土人才运用

王健林指出,在海外并购后,不应急于派遣本土管理人员,而应该留下原有的管理团队,以保持业务连续性。此举不仅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认可,也证明了这种策略对成功案例产生积极影响,如哈佛商学院将此作为教学案例进行研究。

国际化进展

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万達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典范,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美国就投入100亿美元。

虽然目前进展顺利,但王健林也意识到没有失败就意味着离失败越近,因此未来可能会遇到挑战,但他坚信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将会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