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涌:学他者生,像他者死 —— 坚持的名言与传奇

在2005年前后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中,只有少数能够经久不衰,杨浩涌创立的赶集网便是其中之一。杨浩涌,1974年出生于安徽,是一个狮子座的人。他在1996年获得了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的学士学位,并在1999年得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在此之后,他前往美国深造,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别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硅谷的一些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直到2004年的底部辞职回国开始他的创业之旅。

杨浩涌回忆起自己人生的几个转折点,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他曾尝试拉拢投资回国,但未能成功;上线赶集网仅一月,其它分类信息网站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他坚持不懈,最终使赶集网实现盈利,这是他坚持和努力的见证。

从辞职到现在(2012年1月),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他选择了回到祖国,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命运。

我们这一代人,无疑留下了时代烙印。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迷茫地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当时读研似乎成了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商业产生了敏感度。在校园里,我们合伙经营电影,从外借影碟、贴海报至卖票,每场都能挣钱。在研究生阶段,我还代理新东方英语资料,与俞敏洪谈判,从而赚取额外收入。

我记得当时辞职那天,我强迫自己站起来,对美国老板说:“我要离开。”老板问我去哪里,我回答:“回国创业。”那时候,我犹豫过,因为好薪水和绿卡申请将来会有更好的前途。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冒险,因为这是我的性格所致。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烙印,就像美国六十年代嬉皮文化一样,它们都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

因为中科大是一个出国风气很浓厚的地方,所以我也跟着大潮去了美国。那一年,也是我经历三件大事:耶鲁大学300周年庆典、互联网泡沫爆破以及911事件。我体验到了社会科学教育的魅力,也看到了IT行业的大起大落。而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也让我对于未来更有把握。

在硅谷,那几年的日子充满变化。我看到Google、亚马逊等公司从小做起,现在成为巨头,而这也是我自己常提醒自己的原则——把宏伟目标分解为细节,一步步去做,让一切小事情汇聚成大的项目。最后,在Craigslist启发下,我写出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不断向风投们推销,最终三家投资机构都对我的项目感兴趣,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