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曹德旺最强对手!靠一块玻璃年入147亿
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提到“90后知名人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曹德旺。其实,福建另一位90后企业家李贤义,他所创立的信义玻璃同样享誉全球,位居“世界第三”。15岁便辍学的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王国”的呢?
一、从运输到玻璃
李贤义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他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打工。他先是在当地开拖拉机,之后自己创业,成立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运送货物。
1982年,他到香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经过精心经营,将一家小小的汽配维修店发展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积累了原始资金。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李贤义来到深圳闯荡。他认为,当时深圳租金较低、政策支持力度大,是一片创业沃土。 他发现,当时国内的汽车玻璃主要依赖进口、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决定转型做汽车玻璃。经过两年的筹备,在1988年信义玻璃诞生。
初期厂房规模很小,只有几十名员工,但李贤義身兼多职,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艰苦条件下,他克服技术和销售难题,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拓宽市场。
二、技术与销售
刚开始,与购买机器学习对方技术相结合。但随着订单数量增加,这些外国技术不足以满足需求。为了发展本土化高质量产品,他广纳人才并进行深入研究,比如解决普通玔回温问题,并研发自主生产设备,以提高效率和品质。
同时,对外销路也面临挑战,但通过网络广告吸引客户,最终逐渐扩展至海外市场,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此举为公司提供了持续增长动力。
三、大战反倾销之争
2001年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14家包括信义在内的大型车用窗户制造商进行反倾销调查。当时,有人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案例之一”。但正面应诉胜利让信義成為中國市場上的領導者,並在国际贸易中增强影响力。此後再次遭遇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反倾销调查,都被他团队坚持不懈的心态成功抵抗掉,从而树立了声望与实力的象征性标志——百亿资产规模的一座城堡——信義集團(glass)。
2017年底发布财报显示,其营业额达到147.28亿港元。这段经历让人们认识到了一个简单事实: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需要的是智慧与决心,而不是仅仅拥有资源或机会。一位90后青年,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企业家的传奇故事,让我们思考:创新何以能成为改变命运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