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是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是福建另一位企业家,与“玻璃大王”曹德旺齐名。15岁便辍学的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王国”的呢?
一、从运输到玻璃
李贤义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境贫寒,他15岁便辍学打工。他先是在当地开拖拉机,之后自己创业,成立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运送货物。1982年,他到香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将一家小小的汽配维修店发展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积累了原始资金。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李贤义来到深圳闯荡。他认为,当时深圳租金较低、政策支持力度大,是一片创业沃土。他发现国内汽车玻璃主要依赖进口,大市场空间,因此决定转型做汽车玻璃。经过两年的筹备,在1988年信义玻璃诞生。
初期厂房规模很小,只有几十名员工,但李贤义身兼多职,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艰苦创业条件下,还面临技术和销售难题。
二、技术与销售
刚开始,李贤義从购买机器学习对方技术。但随着订单数量增多,他遇到了技术难题。他不仅广纳人才培养,而且派人国外学习专研,比如解决普通glass隔热效果差的问题,使得信義生产的大幅减少热量传递能力。
2005年,他们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机器问世,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基础。而且通过重质量讲信誉策略,不断拓展市场,最终吸引了大量客户。这使得他们能够应对一些国外客户需要通过传真接单,并将产品运往国外。
1997年,他们搬迁到横岗228工业区建立现代化厂房和写字楼。当公司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却遭遇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对中国14家汽车glass厂商进行立案调查,并卷入其中。
三、打赢反倾销战
2001年2月被立案调查后,他们坚决反击并取得胜诉。随后,又在加入WTO后的次年8月再次获得胜诉。此后又遭澳大利亚当地glass公司控告,但最终都以获胜落幕。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那一年他们营业额达147.28亿港元,从寒门子弟到百亿富翁,从小Glass Factory到世界第三大的"Glass Kingdom" 李賢義創造了一個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