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信义玻璃的创始人之谜,如何从拖拉机司机到年入147亿的“玻璃大王”?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是福建泉州出身的一位企业家,他的名字在汽车玻璃行业中同样响亮,甚至被誉为世界第三大“玻璃王国”的掌门人。

15岁辍学打工的李贤义,是怎样凭借坚韧不拔和无畏创新精神,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企业帝国?

一、从拖拉车到玻璃帝国

李贤义曾是一名拖拉机司机,在当地开了自己的运输公司。1982年,他来到了香港,从事汽车零配件生意,并逐渐积累了原始资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回到深圳,用这笔资金成立了汽车综合服务公司。

然而,当时中国国内依然需要进口大量汽车玻璃,这给予他启发。他决定转型生产汽车玻璃,并在1988年创立了信義玻璃。

二、技术与市场开拓

初期,信義工業规模小,只有几十名员工,但李贤義亲自操刀,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面临着技术和销售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不仅请教对手,还派员学习国外技术,并专研改良产品,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2005年,他们自主研发第一台设备,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他通过户外广告吸引客户,最终以高质量赢得国际市场认可。

三、逆境中的胜利

2001年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对中国14家汽车玻璃厂商进行立案调查,其中包括信義工業。但是,当面对子虚乌有的指控时,李贤義选择正面迎战,不仅赢得了一场反倾销战,而且还多次成功应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最终证明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根据2017年的财报显示,由于长期稳健发展以及不断扩展国际市场份额,信義工業实现营业额147.28亿港元。这段传奇般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深思关于坚持不懈与成功之间联系紧密的事例,以及那些鼓舞人心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