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信义玻璃的创始人之星,年收入147亿!曹德旺最强对手?【人物探秘】李贤义,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提到“玻璃大王”,很多人都会想到曹德旺。但福建的另一位企业家李贤义,他所创立的信义玻璃同样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甚至位居世界第三。

15岁时就辍学打工的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帝国”的呢?

一、从拖拉车到玻璃

李贤义是典型的自食其果。他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便在15岁时辍学投入社会工作。他先是在当地开拖拉车,然后自己创业成立了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从事货物运输。

1982年,他前往香港发展汽车零配件生意,并通过精心经营将一家小汽配维修店转变为汽车综合服务公司,为后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渐深入,李贤義来到了深圳,这个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城市,以此作为他的新天地。在这里,他发现国内汽车玻璃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决定转型进入这一领域。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准备,在1988年,信义玻璃正式诞生。

初期,公司规模不大,只有几十名员工,但无论是技术还是销售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不畏艰难困苦的是他坚持不懈,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产品。

二、技术与销售之旅

刚开始的时候,李贤義主要是购买机器并学习对方技术。不过随着订单数量增加,这些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在这关键时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广纳人才、培养专业知识,还派遣人员到国外学习和研究新的生产方法。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了能够减少热量传递效果更佳的专利产品,使得他们与竞争对手相比脱颖而出。

2005年,他们成功研发了第一台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生产设备,这对于公司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凭借高质量、高效率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态度,他们很快吸引了大量客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都获得了显著成长。

三、大逆袭:反倾销斗争

2001年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对中国14家汽车玻璃厂进行调查,其中包括信义集团,也被卷入其中。这让整个行业都感到震惊和恐慌,但正当大家认为这是无法克服的一道难关时,有一种力量突然出现,那就是来自中国政府及企业家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企业家的智慧和勇气。”

四、跨越千山万水:追求卓越

2017年的财报显示,当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47.28亿港元。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不断追求卓越,从寒门子弟到百亿富翁,从小规模工厂到全球知名品牌——这是一段传奇般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