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玻璃帝国的奋斗者!靠一块玻璃打造147亿年收入,成曹德旺的最强对手
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提到“玻璃大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曹德旺。其实,福建另一位企业家李贤义,他所创立的信义玻璃同样享誉全球,位居“世界第三”。15岁便辍学的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王国”的呢?
一、从运输到玻璃
李贤义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他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打工。他先是在当地开拖拉机,之后自己创业,成立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运送货物。
1982年,他到香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经过精心经营,将一家小小的汽配维修店发展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积累了原始资金。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李贤義来到深圳闯荡。他认为,当时深圳租金较低、政策支持力度大,是一片创业沃土。 他发现,当时国内的汽车玻璃主要依赖进口、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决定转型做汽车玻璃。经过两年的筹备,在1988年,一家名为信義(Shougang)的企业诞生。这标志着他的商业之路正式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生产和销售高品质汽车窗户和其他塑料制品。
初期厂房规模很小,只有几十名员工,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野心与决心。在那个充满挑战与困难的小屋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正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面临技术问题外,还有销售上的难题。但他不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他购买最新设备和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他派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得信義(Shougang)的产品逐渐脱颖而出,其隔热效果更佳,对环境影响减少,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2005年,他们研发出了第一台自主设计制造的人造革材料生产线,这使他们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了更多次量产,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同时,该新技术也为其赢得了更多国际订单,加速了解决本土市场需求的问题速度。
二、科技与销售
随着订单数量增加,这位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位普通农民变身为一个国际知名企业家的步伐越走越快。当初只是因为缺乏资源只能在深圳和香港两地投放户外广告吸引潜在客户,如今却成为各国知名品牌之一。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并且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有能力逐渐打开国际市场门户。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比如美国等国家,因为人们对于保护环境日益重视,那种能有效隔热但是又不影响透光性的glass就变得非常受欢迎。而这种功能性结合优化设计则成为了他们竞争优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然,与众不同的还包括他们对待合作伙伴关系及社会责任感强烈,他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公平贸易方式开展业务,并且承诺使用可持续管理方法来开发它们所有项目。
然而,无论多么成功,都无法逃避那些试图摧毁你事业的人们的手掌。2001年2月份,一场冲击波扫过全美,它似乎从未预见过,但它却迅速改变了一切——美国商务部宣布调查14家中国车窗制造商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其中包括信義(Shougang)。
虽然这个消息让许多人感到不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结束,而恰恰相反,是新的开始。那一年4月底,就像是一道明灯照亮前行之路,让每个人都明白,即使遭遇逆境,也要勇敢站出来,用真实的事实说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收集数据报表,对每一个指控展开深入分析,并将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准备好应诉。此过程耗费时间,但最终结果令人振奋:2003年6月21日,在一次听证会后,被告方获得胜利。这场胜利不仅保住了公司的地位,也增强了其声望,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一座旗帜,让所有涉足这一领域的人都看到了可能性的无限魅力。
但即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当澳大利亚当地的一个竞争对手再次提出反倾销指控时,又一次考验来了。这回轮到了2010-2015期间发生的事情。在那段时间里,由于澳大利亚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商品,所以面临压力非常大的时候,他们利用这一机会继续扩张业务,并进一步加固自身优势,最终仍然能够保持领先位置,那些曾经怀疑过我们的话语现在只剩下嘲笑的声音。而对于那些曾经被误解甚至攻击者的言论,现在已经成为历史记忆中的一部分,我们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不是什么,我们比任何人都要伟大。”
三、战斗与胜利
尽管历经艰辛磨难,但是眼前的景象远比过去复杂多彩。她们作为工业界中的佼佼者,她们以独特方式展示给世间看到的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种超越一切障碍达到目标的心态以及一种永恒不朽的情感——爱她所爱。她们既非完美,也非完善,但她们确实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力的气质,以及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渴望探索深层次事物背后的秘密,以及她的未来愿景和梦想理念,她们想要留下的印记是什么?答案简单,却又复杂:她们希望能传递给后代的是这样的故事——一个关于激情燃烧火焰般熊熊燃烧起来,然后温柔流淌甘露一般涓涓流淌下去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