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信义玻璃的传奇创始人,年收入147亿!他是曹德旺的最强对手吗?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是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与曹德旺并称为“玻璃大王”,但他的成功之路又有何不同?

15岁辍学的李贤义,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王国”的呢?从运输到玻璃,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一、从拖拉机到玻璃帝国

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打工。先是在当地开拖拉机,再自己创业,成立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运送货物。1982年,他来到香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将一家小汽配维修店发展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看到了深圳这片沃土,将自己的业务扩展至汽车玻璃领域。1988年,信义玻璃诞生,但初期条件艰苦,一块块钢板堆积如山,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二、技术与销售策略

面对国内外竞争激烈的市场,李贤义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拓宽销售渠道。他通过学习对方技术,同时派员出国学习,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在2005年,他研发自主技术,为公司快速增长提供动力。

同时,在市场营销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以重质量和讲信誉著称,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客户。在1997年,他们搬迁至横岗228工业区,更换新厂房和写字楼,为企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大战反倾销风波

然而,当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对中国14家汽车玻璃厂商进行立案调查时,信義集团也被卷入其中。2001年的反倾销调查,让李贤义带领团队展现了坚韧不拔的一面,最终获得胜诉。这场胜利加速了他的名声和企业规模的提升,并在随后的几次反倾销案件中再次证明其决心和能力。

2017年的营业额高达147.28亿港元,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汗水、多少努力?

来源:南财专访 福耀玻璃曹德旺:他让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g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