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信义玻璃:曹德旺最强对手!靠一块玻璃年入147亿
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提到“玻璃大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曹德旺。其实,福建另一位企业家李贤义,他所创立的信义玻璃同样享誉全球,位居“世界第三”。15岁便辍学的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王国”的呢?
一、从运输到玻璃
李贤义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他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打工。他先是在当地开拖拉机,之后自己创业,成立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运送货物。
1982年,他到香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经过精心经营,将一家小小的汽配维修店发展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积累了原始资金。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李贤義来到深圳闯荡。他认为,当时深圳租金较低、政策支持力度大,是一片创业沃土。
他发现,当时国内的汽车玻璃主要依赖进口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决定转型做汽车玻璃。经过两年的筹备,在1988年,他在深圳成立了信義集团(Glass)有限公司。
初期厂房规模很小,只有几十名员工,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实现梦想。除了创业条件艰苦之外,还面临着技术和销售等难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技术与销售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一方面广纳人才悉心培养;另一方面派人去国外学习和专研。在2005年,他们研发出了自主创新的大型自动化生产线,这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得信義集团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认可。
同时,在销售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通过户外广告吸引客户,以及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以此确保订单稳定增长。此外,对于海外市场,他们也采取了一些特殊策略,如使用传真机接单并进行远程管理,以适应不同的商务流程需求。
三、打赢反倾销战
然而,在2001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14家汽车glass厂商包括我们进行反倾销调查后,我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他们以倾销为由,对我们的产品实施限制关税。这对于一个刚崭露头角的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坚定地站出来,不仅承担起责任,更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实力。
经历多次法律程序后,我们终于获得胜诉。这不仅是一场个人奋斗,也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结果的一部分。在那段时间里,每个人都像战斗士一样投入工作,为公司的事业而战。
随后,又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对我们实施反倾销调查,但每一次,都以我们的胜利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企业家的责任感以及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心态。
今天回看,那些艰难险阻不过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坎坷石阶。而我,则更坚定地走向前方,不断追求更高峰顶。我相信,只要保持这种决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住你前进的一步。你只需勇敢就可以实现你的梦想,因为伟人总是在青春中不负韶华,而我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