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信义玻璃的传奇创始人,能否超越曹德旺?一块玻璃让他年收入147亿。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是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是福建另一位企业家,与曹德旺齐名的“玻璃大王”。15岁便辍学的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市值百亿的“玻璃帝国”的呢?
一、从拖拉车到玻璃
李贤义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庭贫困,他在15岁时辍学开始打工。最初,他开了一辆拖拉车运送货物。在香港,他经营汽车零配件店,并积累了原始资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李贤义来到了深圳,这里较低的租金和政策支持吸引了他。
当时国内依赖进口的汽车玻璃市场巨大,因此李贤义决定转型做汽车玻璃。经过两年的筹备,1988年,信義集团诞生。但初期厂房小、员工少,只有几十人。面对技术和销售难题,李贤義废寝忘食,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
二、技术与销售战略
为了发展技术,李贤义不仅购买设备学习对方技术,还广纳人才并专研新技术。他派员工到国外学习,同时自主研发机器,比如解决普通玻璃隔热效果差的问题。
同时,在市场开拓上,尽管缺乏资源,但通过户外广告吸引客户,并逐渐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最终成功扩张业务范围至全球。
三、逆境中的胜利:反倾销战争
2001年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调查中国14家汽车glass公司,其中包括信義集团。这导致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成就了一个故事——正面的迎战与坚决反击。当时许多企业选择回避,而不是正面应对,而Lee Yen Yi却选择不同,他说:“我们要敢于应诉。”
最终在多番审查后获得胜诉。此后又遭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多次控告,都以胜利告终,这些经历使得他的声望得到提升。而根据2017年的年报显示,该公司营业额高达147.28亿港元,从寒门子弟到百亿富翁,从小厂业到世界第三大“Glass Empire”,Li Yen Yi 创造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