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

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是“杀猪,把猪杀好”。

让肉联厂转亏为盈

从部队退伍后,万隆进入年年亏损的漯河肉联厂,“资产不过468万,亏损却有580万。”上世纪80年代初,猪肉价格上涨,老厂长马上储备1500吨猪肉,准备春节卖个高价。万隆却认为,“如果不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厂长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即刻抛售4天赚了50万元。果然,一场风暴过后市场上的猪肉集中抛售,大跌,他由此一战成名。

此后,他从一个办事员开始节节高升,不久成为新的厂长。当时,有许多关系户在那里混吃等死,但他并不理会,只想着“怎样把企业搞活,让800名职工有活干、有工资发”。他大胆进行改革,即实施“三打破”策略:首先打破工资结构,使多劳多得;其次打破铁饭碗,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开除;最后打破铁交椅,上能者下平者降庸者下。结果,当年就转亏为盈,从而实现了10万元的利润。

之后,他瞄准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的时机投资分割肉车间,并向前苏联出口1000吨全年达到5千吨。5年内,他积累了1600万元家底,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双汇火腿肠的逆袭

1992年苏联解体,让很多企业陷入困境,而万隆早已作好了准备。在发现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加工产品需求巨大之际,他决定投身火腿肠生产项目。他引进10条生产线,在工业园区建立了一条龙式产业链,从屠宰加工到纸箱包装、化工塑料和生物工程,无缝对接。这一年二月,一支叫做“双汇”的火腿肠问世。但当时竞争激烈,最大的对手洛阳春都火腿肱推出多元化产品导致其业务日渐式微。而 万隆看准机会推出了更具特色的产品——土猪冷鲜原料制作,以保留自然香味并且90%以上含有真正的猪肉,同时请来明星代言人提升品牌知名度。此举迅速提升品牌影响力仅一年时间内营收突破20亿美元成功登陆深交所股市。

风波过后东山再起

在稳固市场地位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冷鲜行业。他引入全流程冷链管理系统,从生产到销售彻底改变整个行业标准。这包括冷藏加工间、运输至冷藏集装箱,再以冷冻陈列柜和储藏库销售,并实施连锁经营模式。2003年的产量超过5000头,每年的收入超越100亿美元,这使得双汇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食品加工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员之一。但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导致公司面临重大损失121亿元。不过,由于他的坚持不懈和承诺,比如成立食品安全奖励基金以及严格控制来源,加强检验等措施,最终成功走出低谷并重返正轨。在77岁的时候依然坚守第一线工作说:“我只是一个标准的杀猪卖肉的人,我什么事情都不干,就干这一件。”

来源:南财专访 复星集团郭广昌:坚持做“难”的事情成就商业枭雄 东盛集团郭家学: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堪比史玉柱 客多集团郑志祥:创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