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借钱给了一个梦想着拥有自己的房子的同学。他的举动并非出于刻薄,而是源自对这个同学无尽的同情和支持。他没有任何储蓄,但为了这个同学,他决定四处借钱,希望能够帮助他实现梦想。当然,这个过程中,他首先找到了她,向她借钱。
她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惊得气愣,她坚决反对他的做法。她认为他太过自信,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够了解,上个月的生活费还是由她提供。她强烈要求他撤回这份提议,因为一年头的经济压力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他固执己见,说已经答应了那个同学,即使面对她的反对,也坚持要完成承诺。
最终,她建议掏出一千元作为礼物,而不是直接借钱。这次请求也遭到了她的拒绝。两人之间的争吵演变成了关于如何处理关系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金钱问题。她提出卖掉笔记本电脑,这是一台特殊意义的大型笔记本,它曾经是他为她的生日买的一份礼物。当时,她说如果能坐在床边,用电脑听音乐写作,那将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而那台电脑就像是定情之物,让人联想到戒指一样珍贵。
现在当她提出卖掉它的时候,他感到既失望又愤怒。这台电脑代表着过去的情感纽带,现在却因为一次简单而激烈的争吵而濒临分离。他意识到自己欠了她许多,包括那些深夜照顾他的时候,以及顶着酷暑天空,为他转账付款等等。但即便如此,他们之间的心凉如水,没有任何解药可以修复这一切。
虽然他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只是在表面的冲突上达成了一些妥协,但在这场争吵中,他们都说出了伤害对方的话。在独处时,每个人都会思考这些话是否真实可信,最终只能接受事实:他们需要彼此保持距离。
再次相遇是在网络世界里,当书籍迟迟未送达时,她询问原因。然后,他提议亲自去书店购买一本新书。这次温柔的手段让她感到困惑:“你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善良?”
“因为我们现在是朋友。” 他回答,“朋友的事务必须竭尽全力满足,不必像家人那样。” 家人们在生气时可能会爆发激烈的情绪,但是朋友们应该保持冷静与尊重。不论多么激烈的情绪爆发,都不应该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
以前,当他们只是夫妻伴侣的时候,她常常觉得这样的态度很令人沮丧,但现在看来,这种态度其实是一种保护和关怀。当一个人选择成为另一个人的朋友,就意味着放弃了一些原本家庭成员所享有的特权——即使这样做有时候会引起误解或敌意。但对于某些情况来说,这样的牺牲是必要和美好的,因为这种友谊建立在信任、忠诚以及共同价值观上的基础之上。一旦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从前的矛盾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起来。不过,在离开那台笔记本电脑后,她泪崩——因为深知自己并不愿意成为那种只以友谊维系关系的人,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