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信息:以后,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要缺席。这是初中同学35周年聚会尾声时的我所发的一条微博。正月初三,四面八方的同学信守着约定,走到了一起。

女生仿佛驻颜有术,变化微乎其微,每个人都像一幅画,但美而不娇,有一种简洁明快的清丽;男生心宽体健,仿佛一座山,是最坚实的依靠,生就了一副稳妥踏实的情怀。

同学之间本就心无芥蒂,这一刻,不必端着,不必装着,不必显摆,也不用寒碜自己。彼此可以任意地调笑年少时的轻狂,可以大胆地抱怨多年的疏离。陌生吗?有点,但不要紧,点一支烟,话题自然开了。

从没见过两个鬓如白雪的大男人唠叨个没完,手拉着手却那么自然;女同学搂抱着还要转几圈,也有含蓄的一直望着经年不见的女伴说,嗨,你比以前漂亮多了!听的人心花怒放,但不忘回赠一句:你皮肤保养得真好!

期待常联络,号码留一下,加上微信,一切交流都不曾留白。我感谢当年莫名欺负过我的两位男同学,让我知道弱不经风的自己还是会被关注,即便这份关注很潦草,但他们津津有味地谈笑,也是我温情回忆中的一个小插曲!

最远的是王同学,他特意从马来西亚飞来。他进群就说:“想S你们了。”可是待到见面时,他却一脸茫然,说他失忆了。但这也不重要,我们聊吧喝吧,一切人的事渐渐浮上心头。

物理老师风趣洒脱,将家人置于朋友之外赶来了,他说任何事情也阻止不了他赴一次师生之约;古稀之年的数学老师来了,他居然叫得出相当多学生名字;还有几位身体稍有不适但仍来的同学,他们以见友为重,无论健康状况如何,都是一次难得的人际交往机会。

当然,还有一些不能亲临现场但精神一直与我们相伴的人们,他们不断刷动态图,一一识别似曾相识的小脸庞,用追寻过去时光来抚慰自己的孤独同感。

同窗间的情谊,就像是平淡如水,却又纯洁真诚。即使当年彼此或许有些许喜欢,现在遇上,只是人群中远远望去,那些情愫早已随风飘散,在内心深处变得云淡风轻。

我对那些倾尽全力的老朋友表示衷心感激,以及共同努力圆满完成30余年的梦想,这比什么都更美妙。这天里我们的交流互动,更彻底驱除了我对校友聚会所有质疑和厌恶。“人生得意须尽欢”,在那杯空杯前,我给予所有祝福。一场盛宴结束后,我感到欣慰满足,与大家共度良夜,对未来的每一次聚首充满期待:“如果60岁、70岁甚至80岁的时候都能聚一下,也挺有意思。”

然而另一位老友认真地说,当我们老去时,我们的心灵和记忆都会变模糊,但“同学情”不会消逝,它将永恒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如今虽短暂相遇,却让这一段珍贵瞬间在心里永存。而且,“虽然日子久长路遥远,但是只要有这个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我向所有参加并支持这次活动的人致以最深厚的情感。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某个具体原因而聚集,而是因为那份属于青春期伙伴间不可言说的默契和理解——它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更加精彩。而无论未来何去何从,这份情谊将始终如斯,即使时间流逝,它也绝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