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将「无条件的理解」代替「耐心的交流」,我建议你深思,这段情感是否健康?以及你真的想要一个伴侣始终在你面前让步,让他完全失去界限? 我向长期结婚的明星夫妇咨询,他们分享了维系婚姻法则,其中多数提到了「协调」的重要性,伴侣不能过于自我意识强烈,每个人都需要退一步。 这些夫妻的话确实有道理,社会上广泛传播的是「包容与忍耐」的价值观,使人们在谈恋爱时明白要宽容,不要自私,也会设定目标寻找一个能尽可能配合自己的伴侣。圣经也说爱是恒久忍耐和恩慈吗? 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伴侣绝对不要太自私,但如果太过包容,那同样会成为问题,无论关系如何,都不应该做到极端的包容。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与男友分手,她的情人非常疼爱她总是带她吃好喝好、下班接送、每个节日都会制造惊喜,所以听到分手消息,周围的人都很震惊。 太自私的伴侣当然不可取,但太过包容而失去自己也存在风险,因为一个人曾经为你付出一切,当忍受到极限,他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这段关系,你只剩下被宠坏的人在风中摇摆。当一个人用「无条件包容」代替「耐性沟通」时,我建议你审慎思考,这段感情到底健康吗?以及你真的想要一个永远这样让着你的伴侣,让他没有边界?
一次聚会聊天,有人问我的朋友:「既然他那么爱你,为何还要分手?」 朋友回答:「就是因为他太爱我,所以必须先分开。」 她透露两人有着不同关于家庭和金钱的问题,每次尝试讨论就会出现沟通不足的情况,而男友为了避免争吵,只是在一旁安抚或转移话题,以此来逃避真相。
起初,她被男友幽默的一面所吸引,但是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且他们之间根本无法找到共同点,因此持续不断地发生类似情况,最终导致他们决定提出分手。
然后她问我:「即便双方妥协,对于伙伴来说,是不是那些本质上并不合适就不会合适呢?」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匹配的伙伴,但存在磨合差异大小之别。但关键还是建立在沟通上。如果两人的思想逻辑差距巨大,而且各自坚持己见,那么沟通将变得异常困难和疲惫。
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即使价值观南辕北辙,也应该趁早放弃。不应仅仅因为对方疼爱就选择忽视自身需求,最终可能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被宠坏而不知晓。在这种状态下,即便双方都不像自己,这段关系最终只能越来越糟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当警惕单方面的“无限包容”,它可能导致我们丢掉自己,同时也让对方迷失方向,从而成为一个不知道自己的受宠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怎能期待幸福呢?
因此,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彼此的声音,并勇敢地面对真相,而不是通过逃避或安抚来解决问题。这是建立健康关系最重要的一课。如果你们两个人都不愿意改变,那么你们之间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结束这场游戏,不再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