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彤揭秘那些抢走你机会的人:从博鳌论坛到现实的机遇探索

“年轻人的机会”是我从博鳌论坛回来后不断想起的一个话题,记得论坛主办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了,机会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如今很多年轻人觉得他们得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呢?

我在之前的一篇博客中提到过,当社会资源更多地被强势群体获得时,那些有个“好爹”的人自然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其实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并不是现今社会特有的现象。年轻人可以向自己的父母辈了解一下,在紧缺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是否同样存在着身份、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

中国转型时代出现的机遇,我们都可以举出一大堆:比如,当时低门槛就可以进入房地产行业,几千元就能开个广告公司,或买几十张股票认购证就可以获得第一桶金,这样的机会可能真不会再有了。不过有一点,我们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20年前机会多,但当初大多数人懵懵懂懂的时候,有几个人会认为那是百年难遇的机会呢?

现在很多人觉得既然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又生不逢时,没有赶上“转型机遇”,那么,只有华山一条道了: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希望进入体制内分享“特权福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这些传统途径才能找到稳定和成功。

另一则故事则更令人唏嘘:合肥工业大学团委陈刚在竞选团委落败后,以决绝的方式抗争竞选的不公正,从12楼纵身一跃赴死。他是一个从农村出生,没有背景的大学生,却因为自己的努力一直干到校团委。但当他正踌躇满志,小心翼翼地按照中国金字塔型行政官僚体制往上走时,他最终没有圆这场当官梦。

显然,对安定生活抱怨只是表面的逃避,而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有一条原则是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而宝贵的情境与机遇,是由你去发掘与创造出来。

因此,让我们把眼光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把握可控因素,与别人才相比,不要只看到那些被占有的空间,而应该寻找尚未被察觉到的空白,用慧眼识破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无限可能。如何给自己长一双能看到这些新兴领域和突破点视角,这需要三方面的心智修养:

首先,要了解自己,你需要成为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过程中的参与者。当你清楚知道你的优势和弱点,你就会更加坚定地朝着正确方向前行,就像乔布斯那样,即使遭受挫折,也因为他充分了解自己,所以始终没有停下追求梦想的事业。

其次,要勇于挑战,因为安全感永远不可靠。不要让恐惧阻碍你的脚步,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使你变得更加坚强。而且,一旦你学会面对风险,你也会发现原来许多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你需要像那个渔民一样,将一些鲶鱼带入盛鳗鱼船里,让它们彼此斗争,为存活而奋力反击,这就是挑战自我的意义所在。

最后,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还要学习用头脑思考。这意味着不能总是依赖于他人的指导或答案,而应该学会分析信息,并做出明智判断。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以便能够捕捉市场趋势,并迅速适应新的需求。

总之,不必为过去错失的情况感到遗憾,更不要盲目跟随众流。如果你愿意深思熟虑,用智慧去探索,那么无论何种形态下的机遇,都将属于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并勇于创新的灵魂。